團隊帶頭人:易翠平 教授
依托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秈稻加工與傳統米制品工業化
(2)木本油料化學與新資源開發
(3)谷物化學與品質控制
(4)糧油副產物高值化利用
團隊形成背景:
我國稻谷、油茶等產量居世界第一,然而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傳統食品工業化程度相對落后,事關國計民生。自2006年,長沙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易翠平教授、吳蘇喜教授、謝定教授就結合我國中南地區特色糧油資源開始進行系統研究。2018年,與企業共建獲得湖南省營養谷物企業科技創新團隊;2020年,獲批湖南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教學團隊。
團隊建設目標:
經過5年建設,形成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和當量效應,提升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使團隊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1)學術隊伍建設目標
以構筑國際化、博士化、工程化學術團隊為核心,使學術團隊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更加合理,提高學術帶頭人領軍能力,擴大帶頭人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培養或引進有較高影響力的人才,引進具有工程背景的青年博士,使45歲以下青年學術骨干中的博士比例提高到100%,團隊成員全部具有國際化背景。
2)科學研究目標
以高水平科研課題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為突破口,新增國家級項目5項以上,新增各級縱向課題10項以上,成果轉化10項以上。確保建設期內進校科研經費達到600萬元以上;發表高水平論文100篇以上,出版專著或教材2部以上;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以上,獲得發明專利5項以上。
3)科研條件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
搭建融合多學科實驗技術手段的先進科學研究平臺。逐步建立與完善實驗平臺,建成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個,提高團隊研究生培養質量,力爭獲得2篇以上省級優秀碩士論文。
4)國際合作和交流目標
建設期間,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擴大學術交流,實現與國際著名大學、企業和知名學者開展合作,新增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1-2項;主辦及協辦1次以上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積極鼓勵團隊中青年學術骨干到國內知名高校,或出國開展訪問交流,不少于10人次。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0人次以上,參加國內學術會議15人次以上,并宣讀相關研究報告;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學者交流講座10人次以上。
建設成效:
1)團隊發展與平臺建設
團隊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骨干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團隊負責人易翠平教授獲得全國優秀糧油科技工作者、鹽城市“雙創人才”等稱號,技術負責人吳蘇喜教授獲得“湘西特聘”專家、鄭州市高層次人才等稱號。根據團隊建設目標,近年將通過人才引進等方式吸收和補充新成員,團隊成員45歲以下青年學術骨干中的博士比例達到100%。
在團隊科研條件和實驗室平臺建設方面,擁有“稻谷及副產物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實驗室、湖南省“糧油及副產物”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健康谷物制品研究所”、“茶油科學研究所”等平臺。
2)創新能力與社會貢獻
本團隊圍繞特色糧油深加工這一研究主題,通過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研究,團隊成員中有50%的省級科技特派員或“三區”人才,深入基層扶貧幫困,引領鄉村振興,取得了系列標志性創新成果、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獲各項獎勵15項,含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團隊成員榮獲得湖南省優秀科技特派員的榮譽。
聯系人:袁潔瑤
聯系電話:1987333509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