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職業道德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師職業的價值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確保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特制定以下實施辦法。
一、師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省關于師德師風建設文件精神,堅持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以“四個相統一”為基本要求,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在制度設計方面,注重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相結合;在管理體系方面,注重教育引導與考核獎懲相結合;在教師自律方面,注重教書育人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斷提高師德水平,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使我校廣大教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新師德觀念,明確師德底線。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規范師德行為,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建立全方位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和保障體系,形成良好的師德風范。
二、教師應遵守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
(一)堅定政治方向,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二)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
(三)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和諧。
(四)熱愛教師職業,忠于職守,以強烈的事業心、良好的職業態度和敬業精神感染學生,受到同行和學生肯定。
(五)潛心鉆研業務,積極參與教研科研工作,重視學術創新,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
(六)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道德。無學術不端、抄襲剽竊、謊報成果行為。在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等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
(七)工作認真負責,不遲到不早退,對師生服務態度良好。治學嚴謹,執教嚴格,嚴格遵守教學紀律。
(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開展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合理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組織教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九)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對學生產生良好影響。
(十)重視身正為范,學風端正,教風嚴謹,作風正派,言行一致,在思想品德和做人做事上能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出榜樣。
(十一)積極承擔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參與有益的學生活動,擔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工作認真負責,或對學生社團工作指導得力,收到良好效果。
(十二)尊重、關心、愛護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和嚴格要求學生,能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解決學生思想、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師生關系良好。
(十三)堅持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不姑息學生的錯誤言行,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能及時制止或反映侵害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十四)注重儀表風范,衣著整齊,言行雅正,舉止文明,待人禮貌,維護教師形象。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善于合作共事,尊重師長,團結同事,關愛青年教師。
(十五)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奉獻社會,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堅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教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師德失范行為,列入師德負面清單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或黨和國家領袖形象、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有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師生和學校合法權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言行;
(三)違反國家民族宗教法規政策,傳播不利于民族團結的思想和言論,傳教或在校園內從事宗教活動;
(四)散布、宣傳封建迷信思想,或參加邪教組織危害國家利益;
(五)違反保密制度,泄露國家秘密或工作秘密;
(六)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消息、不良信息;
(七)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或未經學校同意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八)造謠、傳謠,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和人身攻擊,或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公共管理和教育教學秩序;
(九)猥褻、性騷擾學生,與學生發生任何不正當關系;
(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辱罵、歧視、威脅或打擊報復學生,給學生造成嚴重的身體或心理傷害;
(十一)違反學術道德,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或違規套取教學科研經費,或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十二)在招生、考試、推優、保研、就業及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十三)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十四)假公濟私,擅自利用學校名義或校名、校徽、專利、場所等資源謀取個人利益;
(十五)其他違反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廉潔從教紀律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的決策和部署。
組 長:黨總支書記 院長
副組長:主管教學工作和人事工作的副院長
成 員:綜合辦公室、教務辦、科研辦、學工辦、院分工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辦,負責學院師德師風建設的日常工作和師德失范行為的調查。
(二)切實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
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注重選拔黨性強、業務精、有威信、肯奉獻的優秀黨員教師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定期開展教師黨支部書記輪訓。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創新方式方法,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健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加強黨員教師日常管理監督。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教師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爭做“四有”好教師。重視做好在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三)充分發揮宣傳教育的引導作用
1.實施高尚師德弘揚工程。進一步加大時代楷模、改革先鋒、中國好人、陜西好人、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巾幗文明示范崗、師德先進個人、教學名師、最美教師等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校內報刊、網絡、廣播、櫥窗等傳統傳媒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通過報告會、宣講會、演講會、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發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弘揚高尚師德,激發正能量。
2.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方法,搭建多元化學習平臺,確保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采取集中領學、分組討論、案例分析、觀看視頻、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踐行“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學問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著力提升廣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
(四)認真做好教師師德入口把關和培訓進修工作
1.嚴把教師招聘入口關。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招聘原則,實施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核,實行思想政治素質考察不合格“一票否決制”。
2.完善師德師風崗前培訓機制。增強師德師風培訓在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體系的力度,增加師德師風培訓在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體系的內容,設置“身邊的榜樣”師德師風教學模塊,通過榜樣的正能量,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將師德修養自覺納入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激發廣大青年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3.完善教師進修培訓體系。在青年教師導師制培養、青年教師掛職鍛煉、中青年教師國內單科進修、中青年教師海外研修和國內訪問學者等教師培養計劃中,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從人員遴選、計劃實施、成效考核等各個環節入手,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
4.完善人才工程項目培育遴選機制。將師德師風作為“千人計劃”、“特支計劃”、“創新團隊”等人才工程項目和學科帶頭人、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培育遴選的第一標準,落實落地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
5.修訂完善學院職稱評審實施辦法和師德師風考評辦法,落實落地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
(五)大力彰顯“身邊榜樣”的示范作用
1.建立健全“師德先進集體”和“師德先進個人”評選、推薦表彰制度。從2023年開始,每年一次,開展院級“師德先進集體”、“師德先進個人”和“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工作,在教師節召開表彰大會,增強樹立先進典型的儀式感;并依此作為校級“師德先進集體”、“師德先進個人(標兵)”和“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培育對象和推薦候選人。
2.認真做好上級工會部署的各項評先選模工作。按照上級工會要求,做好全國道德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好人、陜西好人、勞動模范、最美教師、先進工作者、巾幗文明示范崗、五好家庭等評選推薦工作。
(六)著力構建師德師風日常管理機制
1.加強部門溝通與協調。按照各自部門職責和管理權限,細化師德師風日常監督制度,健全師德師風重大問題報告和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形成全院師德師風日常監督制度網絡;加大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督察督辦力度;及時研究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日常監督措施,著力構建學院、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師風長效監督體系。
2.充分發揮學院教學督導組的作用。不斷強化學院教學督導、教師教學規范、實驗教學規范和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等制度的執行力度和工作實效,不斷完善學生網上評教評德的組織實施工作。
3.充分發揮學院學術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強化學院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學術活動管理、學術不端行為查處等制度的執行力度和工作實效,不斷完善教師科研學術道德規范和獎懲措施。
4.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工作考核、學生申訴處理等制度的執行力度和工作實效,注重輔導員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雙提高”。
5.進一步暢通師德師風投訴舉報渠道,公布投訴舉報電話、電子信箱等,及時掌握師德師風信息動態;加大談話、函詢力度;強化對師德師風案件的調查和處理,對違反師德師風問題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
(七)切實保障教職員工合法權益
堅持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教職工教代表大會的作用,不斷推進院務公開,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廣泛聽取并積極吸納教職工對學院師德師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五、本辦法適用范圍為學院在冊在崗教職工和外聘工作人員。
六、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七、本辦法由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此頁無正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
202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