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李靈均副教授論文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12月29日,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在北京舉行了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長沙理工大學李靈均副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Simultaneously Dual Modification of Ni-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 for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該論文2019年發表于材料科學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影響因子:16.836)上,第一作者為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楊慧平碩士(目前在廈門大學讀博),指導教師為李靈均副教授(第一通訊作者)。該論文主要關注電動車輛動力電池用高鎳正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衰退問題,基于材料基因理論構建了改性元素在高鎳正極材料表層的固相擴散模型,提出了過渡金屬摻雜、稀土元素包覆雙重修飾高鎳正極材料的一步固相合成新方法,在顯著提升材料加工性和電化學性能的同時,簡化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及改性的工藝流程,得到了陳軍院士、孫學良教授(加拿大院士)、電化學專家Khalil Amine教授(美國化學會主席)等海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和評價。該論文同時也入選ESI高被引論文、ESI熱點論文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2018~2019年Top Downloaded Paper(熱門下載論文)。
李靈均副教授長期致力于鋰/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8項,入選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青年教工黨員示范崗、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長沙市杰出創新青年、長沙理工大學湖湘學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中科院一區和二區期刊上發表高質量論文20多篇,論文被引用2324次;獲授權發明專利12項;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主持省級教研教改項目2項;獲長沙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擔任國際SCI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編輯(中科院二區期刊,影響因子3.994),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新能源材料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等。
(文/何小勇 審/張國強)
上一條:材料學院開展實驗室及學生寢室消防安全檢查 下一條:材料學院舉行師生消防安全專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