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6日下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系教師在新能源大樓1-305召開專題教學教研活動,學習并討論《開學第一講 師者如是》電視專題節目。活動由黨支部書記秦偉主持,新能源系教師參加。
為了推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新能源系9月1日組織全體教職工收看《開學第一課 師者如是》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節目。會議伊始,秦偉帶領大家回顧了節目的內容,節目以“愛與責任”為主題,邀請了來自湖南各地不同學段的六位老師現身說法,講述潛心育人的感人故事,結合自己的從教經歷,從不同角度,講述“為學、為事、為人”的“日常”。系里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研情況,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范金成教授指出,節目中六位教師,不論處于基礎教育亦或高等教育階段,透過他們的故事,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他們作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心。作為高等學校教師,如何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生學習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制定個性培養計劃,培養創新型人才,值得我們所有老師思考。劉仲華院士在這方面的經驗給予了我們很大啟示。
金紅廣老師也提出,目前教育面臨學生個性不同,興趣各異,如何針對性因材施教,提升培養效果,需要我們老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尋找合適方法。
陳傳盛教授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指出,節目中六位老師在學生培養中花費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很好的培養成果。而我們很多老師在指導學生方面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卻并沒有達到十分理想的效果。我們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我們的培養效果。特別是現在大學生普遍都是00后,和我們當初面臨了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如何進一步了解00后的思想動態,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花費更多精力。
羅文斌副教授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最近社會一些新聞現象指出,在當前社會中,很多人心態浮躁,爭名逐利,很難靜下心做事。節目中六位老師,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他們本職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真正的四有好老師,教育的發展需要這種真心為學生的好老師。我們在自己的教學科研中,也應該努力像這些榜樣看齊。
新進教師鄒康宇博士結合自己的求學教育經歷指出,要以身示范,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特別是研究生科研的自覺性,是提升培養質量的關鍵。
其他老師也結合自己在教學科研中遇到的問題,結合節目中的六位教師事跡,談論了自己的所思所得。大家一致表示,將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不斷提升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行動自覺,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努力做學生為學、學事、為人的大先生,為更好的培養創新型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圖/秦偉 審/唐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