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期間,城南學院學予以青春熱血投身家鄉建設,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在基層一線書寫責任擔當。從教育幫扶到法治宣傳,從文化傳承到家風弘揚,青年學予以多元實踐為家鄉發展注入活力,繪就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法學2301班盧詩參與"書送希望"公益項目,向麻陽苗族自治縣龍升小學捐贈圖書千余冊、文具300套,通過建立"班級讀書角"助力鄉村兒童閱讀啟蒙。"城鄉教育鴻溝需要用行動填補",盧詩表示將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發展。
財管2301班王蕾在綏寧縣司法局武陽司法所開展"送法下鄉"活動,針對土地承包、婚姻繼承等村民關切問題,通過案例講解、法律咨詢等形式提升基層法治意識。實踐期間累計發放普法手冊200份,入戶宣講覆蓋5個行政村。
財管2301班冷思雨化身岳陽樓文化講解員,以《岳陽樓記》為脈絡,向游客闡釋"先憂后樂"精神內核;會計2401班張海濤團隊設計家風主題海報30幅,在社區開展"孝悌勤儉"美德宣講;英語2401班張何涵通過紀錄片《客味千年》,系統記錄客家菜包制作技藝與遷徙文化印記。
財管2401班高晨倩聚焦張家口大境門文旅發展,調研發現:景區年客流量帶動周邊美食街營收增長40%,"邊塞文化+特色餐飲"模式形成良性互動。國貿2401班團隊深入山西古建筑群,通過新媒體傳播讓應縣木塔、懸空寺等文化IP煥發新生。
國貿2401班李可心走進"中國雜技之鄉"濮陽,用鏡頭記錄高空疊椅、柔術叼花等非遺技藝,制作《雜技之鄉的守藝人》短片,推動傳統絕活從田間地頭走向大眾視野。
以實踐為墨,以鄉情為紙,城南學子在服務社會中淬煉成長。從圖書角到普法站,從非遺工坊到文旅景區,青春足跡印證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鏗鏘誓言。未來,他們將繼續帶著專業知識與赤子情懷,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青春動能。
(文/譚愷睿 圖/譚愷睿 一審/張紫淳 二審/李諾 三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