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行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決策部署,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加大政策支持,強化就業服務,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取得了積極成效。
安徽創新政策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一是創新求職創業補貼發放模式。首次采用動漫小視頻宣傳解讀,通過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為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基本實現“一次不用跑”。二是鼓勵到小微企業就業。對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就業實施“雙向激勵”,給予畢業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并按規定給予企業社會保險和崗前技能培訓補貼。三是打造“2+N”招聘日品牌。著力打造“周三招工”“周六招才”勞動力集市品牌,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周六招才”招聘會2600多場,會同教育部門在高校舉辦各類招聘萬余場。四是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組織1.5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階梯式創業培訓,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000余萬元,新建青年創業園5個,重點扶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入園創業。五是創新就業指導方式。開展“就有未來”政策指導講座網絡直播暨就業指導進校園活動,采取線上專題講座和線下現場答疑相結合,受眾超過15萬人。
廣西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新模式。開發“高校畢業生網上自助報到系統”,把報到手續辦理由之前“人跑腿”轉變為“數據跑腿”;開放“廣西人社”微信公眾號平臺,方便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網上進行實名登記,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通過微信自助實名登記超過2萬人;開設就業創業直播節目開展就業指導服務,依托“就業創業指導直播室”“廣西畢業生就業創業圈”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定期發布廣西高校畢業生政策宣傳信息,開設女大學生求職就業、網絡貸款、傳銷風險防范等就業創業直播節目,主動回應就業熱點問題,在線觀眾近10萬人。同時,積極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創業。啟動“1+2+3”(即1次職業潛能測評、就業前和就業后的2次指導、3次職場公共技能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行動,通過各類渠道推送就業服務信息。
湖南多措并舉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一是加大政策宣傳。推出“穩就業·湖南在行動”政策百事通,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作為重點內容,開展系列政策解讀,發布政策補助申領百問百答,制作政策宣傳漫畫,為畢業生享受政策提供便利。二是加強就業幫扶。聚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施“311”就業服務行動,面向有就業意愿的實名登記未就業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至少推薦3次崗位信息,提供1次職業指導,提供1次免費技能培訓信息(或就業見習信息)。三是夯實工作保障。打造“3+4”實名制就業服務工作體系,建立責任、協調、監督“三機制”,抓好數據整理、工作推進、督促通報、總結分析“四階段”,落實落細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列入對市州人社工作績效評估實施方案,強化過程監督考核。
北京優化完善服務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一是出臺簡化畢業生就業手續專門文件,簡化《就業報到證》簽注流程,優化返京手續,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網上登記,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便利。二是健全“政府+市場”創業服務體系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完善大學生創業板功能,方便在板企業享受人社部門各項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在板企業提供展示、融資、培訓等專業化服務,累計服務大學生6000余人次,其中今年新增上板企業27家,幫助融資1.6億元。三是實施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精準幫扶,聯合民政、殘聯等部門鎖定困難家庭畢業生,制定“一生一策”幫扶計劃,幫助有就業意愿的困難家庭畢業生年底全部實現就業。
湖北扎實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一是發放給高校畢業生的一封信,對2019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集中推送服務短信,開展政策宣傳和就業服務幫扶。二是在11所省內外高校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組織1000余家企業參加,提供3萬余個招聘崗位。三是組織人力資源經理走進高校開展“名企宣講+崗位體驗”,在全省組織開展大學生模擬求職大賽,為畢業生求職積累經驗。四是開展實習實訓和就業見習,深入實施“我選湖北”計劃,今年已組織33.25萬名大學生赴企事業單位實習實訓,組織1.2萬名畢業生參加見習。五是扶持大學生創業,打造“創立方”大學生創業服務品牌,持續開展創業大講堂、創業訓練營、創業路演周會、創業服務基層行,構建創業輔導、實踐演練、融資對接等全流程創業扶持體系。
陜西創新形式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水平。在省內9所高校建立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開展政策宣講、就業指導、創業沙龍活動,開發“校園招聘會學生身份驗證系統”,畢業生提前預約獲取入場券,招聘單位提前獲得畢業生信息,提高招聘崗位匹配度。實施“陜西省青年見習三年計劃”,取消戶籍地限制,將見習單位認定制度調整為備案制度,從2019年起每年組織不少于2萬名青年參加見習。針對大學生創業者融資難題,設立500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對離校5年內畢業生和在校創業的研究生,給予最高50萬元的免息創業基金貸款。研發上線陜西省創業貸款擔保系統,基本實現了業務在線辦理的縣域全覆蓋。
廣東加大政策扶持和就業服務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一是完善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將高校畢業生到粵東西北地區基層就業補貼由3000元提升至5000元,將“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補貼標準從每月2000元提高到3600元,將技能培訓補貼條件從畢業學年放寬到在校期間。二是健全創業支持體系,舉辦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專設大學生啟航賽,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者的融資支持,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近4億元。三是突出精準就業服務,修訂發布2019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清單》,舉辦160余場政策進校園宣講活動,開展1500多場招聘活動,依托實名制信息系統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跟蹤服務。
遼寧強化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在遼就業創業。一是突出困難幫扶,省政府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幫扶納入“民生實事”和工作考核內容,建立專門臺賬,組織專人重點幫扶,實行兜底安置。二是開展專項招聘,實施“百校千企”人才對接計劃,舉辦離校未就業暨2019年寒暑假返鄉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走進江蘇 走進高校”春季人才招聘活動、“大學生留遼回遼來遼就業創業”主題宣傳活動等特色專項服務,為畢業生在遼寧就業創業搭建對接服務平臺。三是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云平臺,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離校前后銜接,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動態管理,對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實名制幫扶。
福建推行就業“紅娘”結對幫扶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建立就業“紅娘”隊伍,廣泛發動各類專家、創業導師、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高校就業指導老師、企業人力資源經理等具有就業創業專業人士擔任就業“紅娘”,組成1000余人的就業“紅娘”隊伍,形成職業指導、就業信息推薦、創業服務、就業見習、職業培訓、人事勞動保障代理和心理健康疏導等7個幫扶領域,“一對一”結對幫扶離校未就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和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就業。截至目前,結對幫扶的2018屆離校未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
via: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