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發布日期:2020年06月12日 15:44  
作者:
原標題: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內容提要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都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二者相結合的必然結論就是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用最直接、最明確、最有說服力的事實,證明了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至上地位,證明了人民安全在我國國家安全的基石位置。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安全是人民的基本需要,沒有人民安全,就沒有人民幸福;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深層因素,沒有人民安全,也難有國家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公共衛生安全危機,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在很多方面波及國家安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就是保障人民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明確提出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這一重要論斷。這既是為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提供理論支撐,更是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確立根本準則。 人民至上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的鮮明體現 人民在國家的地位是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人民安全在國家安全的位置表明國家安全制度的政治屬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都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二者相結合的必然結論就是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用最直接、最明確、最有說服力的事實,證明了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至上地位,證明了人民安全在我國國家安全的基石位置。 人民至上必須人民安全至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人民至上,就必須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生活需要,也就是提供更加穩固持續高質量的安全保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要滿足人民對于安全的更廣更高需要。因此,確立人民至上的價值準則,必然要求將人民安全至上突出出來,作為人民至上的基本標志。 人民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宗旨。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即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確立了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國家安全的指導方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核心之點,就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政治安全歸根結底是從政治制度、政權性質、法治體系等方面維護人民安全,經濟安全的最終效果是從經濟制度、經濟發展、經濟秩序等方面維護人民安全,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的重要功能是從安全環境、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等方面維護人民安全,等等。 人民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根本保證。國家總體安全需要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國家安全作保證,從確保部分安全到實現系統安全。國家總體安全更需要把握總體安全樞紐,即維護國家總體安全的決定性因素,這就是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國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全,人民安全強化國家安全。各行各業群眾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就有了各行各業安全發展的主體力量;人民群眾各方面安全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就有了堅定自覺維護和捍衛國家安全的廣大人民。我國社會有序、政治穩定、總體安全,正是人民生命權、健康權得到全力保障的有力證明。 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權、健康權是最重要的人權。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這個“第一位”,是通過疫情防控重大決策部署、重要資源配置、重點救援地區和重點救治人群等,全面真實體現出來的。這次抗疫斗爭,人民至上的最高價值準則與人民戰爭的基本制勝戰略,相互支撐、相得益彰,成為中國抗疫奇跡的密碼,成為黨的初心使命和黨的制勝法寶一體化的抗擊疫情樣本。疫情不分國界,防控卻有涇渭之別,一個根本差別就是通過疫情防控反映出來的人民生命安全在不同國家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中的不同地位。疫情防控的實踐再次證明,一個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政黨和國家,就能永遠得到人民擁護支持,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維護國家總體安全,全方位保障人民安全 構建國家安全體系必須著眼并落腳于人民安全,從各領域全方位來保障人民安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國家安全觀,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彰顯了以人民安全為目標、為基石的價值旨歸。 維護政治安全,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維護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就是從領導權和執政權上保證了人民至上的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體系,就能保證各方面制度和治理體系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勵人民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維護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存發展。生存和發展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需求,勞動就業、投資創業、教育養老、收入財產等,都是滿足人民生存發展及生活需要的方式和途徑,而國家經濟安全則是為人民經濟生活提供勞動、投資、消費等的環境保障。經濟安全的首要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就從所有制形式上保證了人民生存發展的主體地位,從分配方式上保證了人民收入渠道的多元多樣,從經濟體制上保證了人民創造活力的充分激發。經濟平穩持續高質量發展,是經濟安全的重要標志。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防控正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黨中央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就是清醒看到了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必須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情況下,推動非疫情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這關系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 維護社會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新形勢下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較多,要從源頭上預防減少社會矛盾,做好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防災減災救災就是保護人民安全利益。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對暴恐分子、黑惡勢力、黃賭毒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分子,堅決打擊、重拳出擊,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福祉。 維護生態安全,保障人民綠色共享。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突出,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環境保護和治理要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好空氣、飲用水、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的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又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根基。 維護國土安全,保障我國國民安全。國土是國民的家園,國民是國土的兒女,二者密不可分。歷史告訴我們,捍衛領土主權就是保衛國民安全,保衛國民安全就要誓守國土安全。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是鑄牢保證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的鋼鐵長城,是鍛造人民安全的堅強后盾。我軍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行為,絕不容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 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此次疫情防控,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暴露出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我們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為戰勝重大風險挑戰構筑銅墻鐵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我國社會大局保持長期穩定,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安全夯實應對危機、克服困難的群眾基礎。受疫情沖擊的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增強發展信心。這個信心是從黨的堅強領導和制度優勢中來,從雄厚綜合國力和廣闊發展空間中來,從人民主體力量和政治自信中來。改革開放以來,黨帶領人民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人民的力量是堅固基石。這次抗擊疫情的巨大成效,必將轉化為人民同黨和國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克時艱、共渡難關的政治信念,轉化為人民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下創業創造、開創新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自覺行動,轉化為人民在國家安全環境中強化良好預期、作出長久考量、奮斗美好生活的選擇籌劃。 人民安全強固戰勝新的風險挑戰的支持力量。新冠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繼續惡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遇到驚濤駭浪,原有的矛盾隱患與新生的風險挑戰疊加放大。面對未來,必須充分準備應對不確定性,包括像新冠肺炎疫情這類不僅前所未有、而且前所未知的不確定性。新的風險挑戰具有不確定性和難以預知性,但并不等于只能束手無策、隨波逐流,而是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以確定性來應對不確定性和新的風險挑戰。戰勝新的風險挑戰的支持力量來自于14億中國人民。人民是中華民族風雨無阻、高歌前行的根本力量。國家安全與人民安全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必將無懼風險,國泰民安。 人民安全增添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這就告訴我們,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奪取政權的根本原因,也是長期執政的根本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的威信顯著提高。這次疫情防控,更是國家、制度、政黨比較的生動教材。有了這樣的切身經歷,全黨和全體人民“四個意識”更加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人民衷心擁護和全力支持,是黨長期執政、踐行使命的命脈所在。 (作者 顏曉峰) 來源:《解放軍報》2020年06月12日 鏈接:http://10.255.196.2:8080/system/login.j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