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傳,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6月19日—20日,能動學院教職工赴郴州汝城、桂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
“半條被子”,溫暖中國!19日下午,能動學院教職工來到了“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汝城縣文明鄉沙洲村。首先參觀了紅色紀念館、“半條被子”紀念廣場以及故事發生地舊址,并探訪了徐解秀老人的后人。全體黨員教職工重溫了入黨誓詞,踏上革命熱土,在鮮紅黨旗下,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的魚水關系。緊接著,大家到沙洲現代農旅示范基地、文明瑤族鄉片小學以及村民家中走訪實踐,感悟新時代鄉村巨變,了解學習當地扶貧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日,大家走進紅軍革命舊址——唐家大屋,參觀了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紀念館。1928年8月23日,毛澤東在此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與會者有前委書記陳毅,紅四軍軍長朱德等人。詳實的史料讓老師們切身實地學習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政權”等相關黨史內容。

小鎮頒軍規,革命鑄軍魂!20日,能動學院一行來到了桂東縣沙田鎮第一軍規廣場,隨后到沙田萬壽宮、沙田戲臺、沙田紀律文化館紅色教育基地。油畫《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再現了毛澤東同志1928年在沙田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生動情景。在這里,學習了桂東早期黨組織的活動情況,體會了農民運動、支援北伐、湘南暴動,湘贛邊區游擊斗爭等一部部革命故事,感悟了桂東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打造“綠色之城”的新發展故事。

學院黨委書記成華強調,之所以要組織教職工身臨其境,親身體驗紅軍革命的艱難困苦,領悟共產黨人與人民在革命實踐中建立起來的深厚牢固的魚水情深,就是要我們的老師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牢記國之大者,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最根本的任務,努力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文/李文豪 圖/羅亦歐 審/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