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篳路藍縷,走過了百年征程,我們還要跋山涉水,建設更美的萬水千山……”7月18日,在常德市澧縣碼頭鋪鎮萬家崗村,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水潤初心黨史宣講團在黃遠發老師的帶領下,聯合該村黨支部開展“飛入尋常百姓家 百年黨史筑紅色鄉魂”黨史宣講。村黨支部書記徐國平、村支部黨員等40余人參加活動。
萬家崗村是湖南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為做好此次黨史宣講工作,宣講團成員堅持聚焦重點和與時俱進相結合,堅持黨的創新理論與鄉村振興需求相結合,從黨的精神譜系中選取了偉大建黨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偉大抗疫精神作為主要宣講內容,在一個個回溯歷史與就地取材的鮮活故事中喚起黨員和村民對共產黨人精神源泉的強烈共鳴。

“偉大建黨精神是我黨的精神之源,是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一切奮斗、一切創造的精神動力,也是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精神原點和思想基點。”譚茜同學以《百年征程》宣傳片引入,在回顧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中開宗明義講述了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淵源與現實意義。她通過例舉朱德、黃大發、趙一曼、錢學森以及澧縣當地紅色名人畢磊、游端軒的先進事跡,闡述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深刻內涵,具象出革命先輩和英雄楷模的堅貞品格,凝結為他們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的赤子深情。她堅信在村支書和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模范引領下,偉大建黨精神一定能夠在萬家崗村薪火相傳,開創出更加美麗幸福的新農村。

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一串串震撼人心的數字,一張張今昔對比鮮明的圖片,展示了我黨在打勝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偉大成果。“扶貧攻堅路,悠悠中國夢”。付瑾瑜同學用寧夏西海西固、湖南新寧縣風神洞村和枧桿山村以及萬家崗村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詮釋了脫貧攻堅精神。她認為,脫貧攻堅戰已然勝利收官,但脫貧摘帽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精神必將繼續成為鄉村振興過程中強有力的奮進動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付茹萍同學將我國“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動態清零”等疫情防控工作經驗成果與西方國家的“躺平式”防控進行對比,集中展示了偉大抗疫精神的形成過程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凸顯了我國在應對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中彰顯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同時,她結合水利先鋒在校園疫情防控中的責任擔當,號召大家一起接續奮斗,共同為早日戰勝疫情、營造安全的鄉村振興工作環境貢獻力量。
“同學們的精彩宣講,為我們村支部黨員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想盛宴,既具有思想的高度,又能夠貼合實際,充滿了新鮮感和感染力,非常期待能有更多的機會邀請同學們來開展校村聯合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把黨的創新理論在我們鄉村一線播散得更廣更深遠”。徐國平表示。

“飛入尋常百姓家 百年黨史筑紅色鄉魂”黨史宣講是湖南省第一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項目,也是學院黨史宣講從校內走向校外、從理論學習邁向助力鄉村振興實踐的有益嘗試。項目圍繞組織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大背景,擬通過支部聯合式集中宣講、走家串戶式走訪宣講等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送進千家萬戶,用思想的源頭活水滋養村民愛黨擁黨的赤誠之心,用黨的精神譜系浸潤鄉土文化,讓紅色成為鄉村建設和振興過程中的鮮亮底色。(文/黃遠發 徐達 張揚 圖/水潤初心黨史宣講團 審/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