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學習園地

?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園地 > 正文

付宏淵:黨風、校風、學風是大學的生命

發布日期:2017年06月02日 來源: 作者:

5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這一重要論述,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現代大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體現在優良黨風的形成、純正校風的培育、濃郁學風的養成上,要促使黨風、校風、學風出現根本好轉,為學校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認識基礎。

黨風決定辦學方向

  在現代大學的建設與發展中,黨風校風學風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校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形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力量源泉。

  黨風是黨組織和黨員在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作風,它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外在表現。馬克思恩格斯在創黨之初就非常關注黨風建設。1895年恩格斯在致意大利著名的工人運動活動家菲力浦·屠拉梯的信中,對巴枯寧等人一味追求“華而不實作風”進行了嚴厲批判。列寧在1920年怒斥了黨員“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驚人的拖拉作風、疏忽怠慢、官僚主義、笨拙無能等現象”。毛澤東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共產黨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最可敬的。”1942年他又在《整頓黨的作風》中明確提出“黨風即黨的作風”的理念。此后,鄧小平提出“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江澤民反復強調要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胡錦濤強調要深入推進黨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可見,加強黨風建設何等重要而緊迫。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黨風對大學發展具有導向性。從當前大學治理結構來看,在黨委執行民主集中制,黨風無疑也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廣大教職工黨員和學生黨員的行為方式,就是普通教職工和學生行為的向導和標桿,很大程度上體現和決定著學校發展的走向與未來。

校風鑄就大學精神

  校風是一所學校所特有的占主導地位的行為習慣和群體風尚,也是一種涵養心智和靈魂的特定的文化氛圍和心理環境。學校的校風根源于校訓,體現于學校建設、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

  校風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良好的校風能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追求美好人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其不斷獲取廣博的知識,矢志不渝地攀登科學高峰。校風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是規范、引導、塑造師生員工精神活動和治校育人的有效手段。師生的精神風貌、昂揚的氣概、進取的意識就是校風的重要體現,也是大學精神的彰顯。

  一般而言,大學校訓所體現的核心價值決定了其校風。哈佛大學原校長科南特曾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源于其堅持以“促進知識并使之永存后代”的校訓。由此,在擇師和育人上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形成了不斷追求精神文化、學術、科學、真理的校風,而不是沉迷于物質享受和表面虛榮。無獨有偶,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西南聯大在“剛毅堅卓”精神的感召下,形成了獨特的“民主自由、嚴謹求實、活潑創新、團結實干”的校風。秉持這種校風,西南聯大師生和衷共濟,潛心教學研究,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育人詩篇。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6位是聯大學生;2000年以來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的9位科學家中,有3位是聯大學生;新中國成立后的兩院院士中,聯大師生占164人,其中聯大學生90人。

學風孕育人才培養質量

  學風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學風指對待學術的態度。對黨員而言,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正如毛澤東所說,“所謂學風,不但是學校的學風,而且是全黨的學風。”狹義的學風主要是指師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方式。在這里是指后者。學風的優劣與否,反映了學生學習目的是否明確,體現在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治學態度是否嚴謹、學術空氣是否濃厚、考風考紀是否良好等等。

  學風對人才培育至關重要。早在1917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中就講到:社會上不少來北大求學的人,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干祿之終南捷徑也。作為學生,然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若徒志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如此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完全是光陰虛度。1932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則論述了教師與人才培育的關系。他說,凡能領學生做學問的教授,必能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因為求學與做人是兩相關聯的。凡能真誠努力做學問的,他們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懶,不作偽,故其學問事業終有成就。

  由此觀之,對于我國大學來說,黨風校風學風是影響大學辦學性質、目標方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影響著大學的前途和命運。黨風校風學風是一所大學的生命,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互補互促。黨風建設是校風、學風建設的根本保證。黨風包含校風、學風。毛澤東曾說:“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風正則校風正、學風濃;校風好、學風正則黨風優。毛澤東也曾強調:“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可見,學風中也體現和反映黨風,抓校風、學風建設從這一角度上說也就是抓黨風建設。

附件: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