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深情寄語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
消除貧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中國實現由富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到2020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是共產黨人面向世界的錚錚誓言和鄭重承諾。
擺脫貧困,更是五四運動100年來,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脫貧攻堅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偉大成就有目共睹、舉世公認,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目標開啟新征程。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這些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特別是“精準脫貧”方略實施以來,碩果累累,成績顯著。僅2018年一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人,異地扶貧搬遷280萬人。按照脫貧攻堅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今天,中國的脫貧攻堅到了最后時刻的緊要關頭。面對今后更加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面對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硬骨頭,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要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脫貧攻堅戰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提供了廣闊天地。廣大青年要成為脫貧攻堅的突擊隊和生力軍,大展拳腳,不僅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沖勁兒,還要練一身過硬本領。正像總書記所說:“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這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論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是擔當時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內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因此,青年只有練就過硬本領,才能在脫貧攻堅和服務群眾的一線積極作為,接受實戰洗禮,經受前線考驗,勇于領任務、挑擔子、練膽子,經歷試金淬火,增強做好工作的本領。
投身脫貧攻堅戰的新時代青年更要胸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常思富民之計,善謀惠民之策,勤建便民之言,多辦利民之事。要以百姓之心為心,多解民生之憂。要不圖虛名成龍象,甘為人民做馬牛。動真心、俯下身、接地氣、補元氣,察實情、出實招、講實話、辦實事、用實勁、踏實干、求實效,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作貢獻,在脫貧攻堅偉業中建功立業。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年關心農村、關注扶貧,他們以各種方式支持扶貧、通過各種途徑參與脫貧攻堅戰。比如,積極參加服務基層“四項目”的青年中,有的擔任了大學生村官,有的參加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還有許多青年投身到服務三農、醫療衛生、基層青年工作、基層社會管理等工作。在脫貧攻堅的廣闊天地里展現才干,讓奮斗的青春在脫貧攻堅中贏得輝煌。
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凝聚青年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進一步發揮共青團和青年群體優勢,爭當脫貧攻堅生力軍。要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弘揚“五四”精神,傳播青春好聲音,匯聚青春正能量,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貢獻青年智慧和青春力量。
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在為人民服務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脫貧攻堅中抒寫自己人生的精彩篇章。
(作者 楊文軍 系國務院參事室調研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9年05月13日02版)
鏈接:http://zqb.cyol.com/html/2019-05/13/nw.D110000zgqnb_20190513_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