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是與親友團聚,共度佳節的時候,但對于許多堅守在科研崗位的長理師生來說,這個假期他們一直在忙碌著,在實驗室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各種學術會議上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正是他們的堅持、堅守,為長理實現了諸多領域的突破。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研實驗室照常開放,在各自研究領域認真探索
以賈傳坤教授為代表的老師們天天堅守在實驗室,為學生的科研成果保駕護航。劉鵬老師專心研制商用高容量硅-石墨復合負極材料,新進教師周哲則帶領著研究生突破陶瓷異構件3D打印關鍵技術。

化學學院團隊扎根實驗室,收獲頗豐
以楊榮華教授為代表的團隊老師利用假期投稿SCI期刊論文5篇,其中一篇已被國際化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 12.1)接收,實現了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學科在該級別期刊發文零的突破。另外,團隊在此期間還申請國家專利1項,投稿教育教改論文2篇,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的撰寫。

計通學院一直奮斗在工作崗位,為申請國家自科基金而努力奮斗
針對2019年國家自科基金申報,計通學院特聘副院長王進組織學院教師進行了評審與輔導。結合申報表中每一個具體的項目,分析撰寫的側重要點,詳細挖掘整個申報書的邏輯自洽、前后呼應、問題聚焦的特點。并根據近幾年來每年受理評審的國家自科基金項目情況,從專家評審者的角度,倒推作為申請者應該在自科基金項目撰寫方面的注意事項。
水利學院深入開展團隊建設研討會和科研課題研討會
水利學院在蔣昌波副校長的帶領下商議了團隊建設方案,研討了未來的主要研究內容,明確了近三年團隊及每位成員的建設目標,為打造一支國際知名的研究群體而努力奮斗。

在“湖南省水利廳-長沙理工大學對接落實杜家毫書記布置洞庭湖科研課題研討會”會議上相關單位分別就杜家毫書記布置的“洞庭湖區枯水期水資源優化配置關鍵技術研究”和“洞庭湖湖砂資源開發利用研究”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在共同推進實施課題的合作機制、合作型式以及2019年具體的研究計劃與方案達成了共識。

電氣學院讓科研教學走進實踐,走進社會
電力系陳眾老師利用假期組織鄧豐老師等繼電保護課程組老師共同討論半實物實時仿真模型,完成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繼電保護虛擬試驗培訓平臺的研究》項目的實施。組織研究生為貴州安順電力局的合環轉供電仿真系統做前期項目申報準備工作。
自動化系賀勇老師組織“信息處理與機器人技術研究所”成員帶領10名本科生一直在忙于中車機電科技公司的RTU遠程裝置和湖南福德電氣有限公司的數字化工廠項目的研發工作。
土木學院師生忙碌而充實
土木學院相關老師參加了學院舉辦的學術交流會、教學與學科建設研討會。學院師生在云影湖旁的工作室內,認真分析試驗數據、撰寫論文、研究報告。在結構試驗中心內,土木學子不畏嚴寒,潛心于實驗研究,只為在假期中能取得新的研究突破。

物電學院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團隊建設初見成效
寒假伊始,唐立軍書記帶領學院相關教師和學生參加物理學會年會,張衛兵博士做大會報告,其余教師和學生做分組報告;范志強博士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 —新時期半導體科學技術戰略發展論壇”等。肖伏良教授“地球空間電磁環境創新團隊”、劉其城教授“柔性電子材料基因工程省重點實驗室團隊”等在寒假中一直堅持科研工作,他們組織團隊師生研討、調研及團隊建設有關事項等。其中肖伏良教授團隊骨干成員周慶華博士寒假期間在SCI一區雜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論文一篇。

交通學院團隊積極開展科研,學術交流活動
湖南省青年百人、湖湘青年英才郝威教授團隊與重慶大學青年千人胡曉松教授匯報交流了網聯自動駕駛專用車道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研討了自動駕駛國際研究熱點及最新發展現狀,明確了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及合作領域以及雙方團隊在人員互訪、合作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意向。此次交流不僅深化了團隊與國內一流科研機構的務實合作,而且更進一步提升了團隊的國際化合作研究能力與水平。

汽機學院青年博士不斷探索與創新,夯實專業基礎
劉鵬老師在寒假期間不斷修改和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本子,并對自己一篇SCI論文進行反復斟酌與修改,積極和相關老師進行探討,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徐曉強老師和易克夫老師針對自身在教學和專業的不足,重新溫習了相關專業的課程,對專業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為將來的專業課教學做好準備。并對教學文檔進行了歸納整理,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出教學的新方法。

能動學院團隊積極開展調研活動
陳冬林教授組織團隊開展火電廠節能減排項目的調研、宣傳與合作前期準備工作。陳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先后到江西豐城電廠、梧州電廠及省內的鯉魚江電廠、湘潭電廠、益陽電廠等開展項目合作調研與交流,就煙氣系統的節能與增效項目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并進行了現場調研及資料收集。
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積極準備2019國家社科基金申報
寒假期間,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老師們利用假期,加緊撰寫申報書,并采用一對一指導的方式,由具有成功申報經驗的老師對申報選題進行跟蹤指導,目前,大部分老師已經完成了課題申報書的初稿,已發給校外專家進行書面評審,由校外專家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將在開學之前再次邀請校外專家到學校對老師們的申報書進行現場診斷。
我校各個科研團隊在成長的道路上憑借著高度的責任感與滿腔熱情,體驗著科研人的艱辛與收獲,書寫著科技進步帶給社會的變化。
(文/圖 黃喬 各學院科研干事 審/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