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關工委在金盆嶺校區五教307B會議室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學習暨工作研討。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乃厚主持,校關工委委員,各學院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特邀黨建組織員和部分學院學生輔導員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舉行了簡短的頒獎儀式,王乃厚為獲獎集體和個人頒授獎牌和證書。2022年學校再次榮獲教育部、教育廳關工委“讀懂中國”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經管學院《山鄉“擺渡人”》獲教育部最佳征文獎(排名第一),教育廳征文二等獎3篇。舞臺劇《最后一課》獲教育廳二等獎(排第二名,共13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關工委榮獲全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先進集體突出貢獻獎,經管學院、水利學院和城南學院關工委獲全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先進集體,王乃厚、吳濱、陳均杰、黃鳳英、符慧林同志分別受到教育廳關工委的表彰。



接著,王乃厚傳達了省委教育工委王建華副書記在5月26日教育廳關工委召開的高校“讀懂中國”主題教育推進會上的講話和會議精神,帶領大家學習省關工委等9部門《關于開展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省教育廳關工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品牌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對推進“讀懂中國”主題教育活動和其他工作做了部署。
王乃厚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習近平同志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指導和行動綱領。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服務青少年需求,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主動作為、守正創新、遵循規律、與時俱進,為黨的教育事業再添光熱,為建成百強大學助力增輝。
他強調,“讀懂中國”主題教育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三全育人”的重要環節,是關工委工作的重要任務。各二級關工委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進一步把握好活動的主題、形式、環節以及作品具體要求,進一步在凝練打磨,推出高質量作品上下功夫,力爭今年取得更好的成績。
陳壽奇、曾令球、吳濱、李新民、顧社民、黃鳳英、郝寧、高純一、張建軍等老同志積極發言,圍繞推進“讀懂中國”主題教育進展、措施等活動、關工委建設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
5月30日,王乃厚率校關工委委員,各二級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特邀黨建組織員,赴瀏陽王震故居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在講解員的解說指引下,全體黨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王震生平陳列廳和復原陳列廳。展廳分“百戰驍將”“挺進荒園”“鐵骨錚錚”“情系故土”“燦爛晚霞”五個篇章,陳列了王震將軍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生前物品。一幅幅生動的圖文資料,一件件珍貴的歷史實物,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生動展現王震將軍波瀾壯闊、功勛卓著的革命人生,全面展現了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大家還參觀了紅十八軍組建地小河革命歷史陳列室。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感慨良多,感悟深刻,紛紛表示,廣大“五老”要以王震將軍和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同志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黨的建黨精神、黨的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文/圖徐彥/一審姚利英/二審王乃厚/三審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