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關委〔2021〕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關工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關工委,部直屬各高等學校關工委∶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教育部關工委決定2022年在全國高校繼續開展“讀懂中國”活動,充分發揮“五老”親歷者、見證者、實踐者的優勢,持續開展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離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信仰、勇毅前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共話百年奮斗,爭做時代新人
二、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承辦單位∶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部直屬各高校關工委
協辦單位︰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大學生在線
三、活動形式
由學校關工委充分組織發動二級學院關工委,根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年度活動主題組織青年學生與有影響力的本地、本校“五老”進行深入交流,挖掘、整理他們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感人事跡和人生體驗,以及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托和建議,記錄參與學生的感想和體會,通過征文、微視頻、舞臺劇等形式進行展示和傳播。
四、活動安排
(一)部署階段(2021年12月)
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部直屬高校關工委根據本地疫情防控總體安排,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做好本地本校活動的部署、宣傳發動和工作指導。
(二)活動開展及初評、展示階段(2022年1月-8月)
各高校關工委根據部署安排,圍繞年度活動主題,指導確定“五老”人選,組織青年學生與之結對、交流,撰寫文章、拍攝微視頻、錄制舞臺劇(具體要求見附件1)。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和部直屬高校關工委組織本地本校作品評審(評審參考標準見附件2)和展示,并及時以多種形式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報道。
(三)作品推薦階段(2022年9月上旬)
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和部直屬高校關工委于2022年9月10日前,向部關工委報送推薦作品及《“讀懂中國”活動推薦作品信息表》(見附件3)、《“讀懂中國”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見附件4)和活動總結。各省征文和微視頻推薦數量參見《各省(區、市)推薦作品數量表》(見附件5),部直屬高校每校推薦征文5篇、微視頻3個。舞臺劇自愿推薦,各省、各部直屬高校推薦數量分別不超過3個、1個。活動總結1000字以內,主要反映特色做法、活動成效等。報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評審及展播作品制作階段(2022年9月下旬-11月底)教育部關工委組織專家對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和部直屬高校關工委推薦的作品分類進行評審,中國教育電視臺對部分優秀作品進行加工、制作。
(五)優秀作品展播及推廣階段(2022年12月上旬開始)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大學生在線官網以及微博、喜馬拉雅、抖音等平臺,教育部關工委微信公眾號、《心系下一代》雜志等,對優秀作品進行展播、推送、刊發。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黨的領導,凝聚育人合力。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在同級黨組(黨委)領導下,將活動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主動融入學校“五育并舉”總格局和思政工作體系,納入黨團組織和學生工作總體部署,發揮委員單位作用,協同開展好相關活動,最大限度凝聚育人合力。
(二)發揮基層作用,擴大活動參與面。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堅持將活動重心落到學院,進一步強化二級學院關工委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要選好訪談人物,深入挖掘有故事的“五老”,重點聚焦本院“五老”和“杰出老校友”;要做好宣傳發動,組織更多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在訪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與決心;要創新方式,活動的組織發動及宣傳等要堅持從青年學生特點和需求出發,注重借助新媒體,不斷提升活動吸引力。
(三)注重成果運用,提升育人實效。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注重“拍攝一人帶動一片”,可采用組織學生現場觀看訪談,結合本地、本校相關慶祝活動、重大節點宣傳活動廣泛應用和推廣優秀作品等方式,進一步擴大活動受益面。要深挖優秀作品人物故事和思政元素,著力將其打造為優質融媒體思政教育產品,開辟專題專欄,精準投放到學生身邊的網絡平臺,切實增強活動傳播力、影響力和育人實效。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楊華010-66096963
楊勇010-66096731
附件:1.“讀懂中國”活動作品要求
2.“讀懂中國”活動作品評審參考標準
3.“讀懂中國”活動推薦作品信息表
4.“讀懂中國”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
5.各省(區、市)推薦作品數量表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2021年12月16日
附件1
“讀懂中國”活動作品要求
一、內容要求
(一)緊扣主題
要緊扣“共話百年奮斗,爭做時代新人”,深入挖掘、記錄、展示、宣傳“五老”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感人事跡和人生體驗,以及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托和建議。
(二)主旨明確
要從小處切入,以小見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跡,注重發現“最偉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跡、最日常的奮斗和最具體的全面”,強調故事性和細節描述,以“五老”的個體經歷反映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切忌寫成“五老”個人簡歷。
(三)內容真實
記錄的“五老”在作品制作時應健在,個人經歷須真實可查、有相關資料證明。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體要求:記敘文
2.語言要求:通順流暢、表達清晰、可讀性強3.字數要求:不超過2000字
(二)微視頻作品
1.形態風格
節目形態:專題片、微紀錄
視頻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碼流)
視頻標準:1920×1080(無損高清格式)
節目風格:用藝術手法拍攝制作校園專題片、微紀錄等,畫面構圖完整清晰、鏡頭有設計感、拍攝手法豐富,故事內容真實有效。
時間要求:5分鐘整
2.拍攝要求
應為受訪者配戴無線話筒進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攝像機進行錄音。
攝像機使用前應調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攝,每1-2小時應進行一次白平衡調整。
拍攝過程中,保持機身水平,畫面構圖平衡穩定,推、拉、搖、移鏡頭要穩,速度勻速,跟上焦點;考慮不同景別的搭配,盡量避免畫面中出現高光點,以免因畫面反差較大,影響效果;拍攝有特征的全景鏡頭,能清晰辨認出事件發生的地點;盡量多拍攝,拍攝時長要遠遠多于實際用時長。
拍攝結束時,應多錄幾秒再停機,為剪輯留出余地。
3.解說要求
用直白的語言文字敘述;有起承轉合,設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題;貼近觀眾的心理,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忌宣傳片式解說詞。
4.技術要求
畫面要求:統一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凈;有字幕。
音頻要求:節目聲道分為1聲道(解說、同期聲),2聲道(音樂、音效、動效);最高電頻不能超過“-8dB(VU)”,最低電頻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對白、旁白和解說等均須加配中文字幕。用字準確無誤,不使用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字幕位置居中,字體字號為黑體60號,字邊要加陰影;字幕應與畫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資料運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攝、不屬于拍攝團隊創作的視頻素材,一律要在畫面右上角注明“資料”字樣。“資料”字體字號為黑體65號,字邊要加陰影。
(三)舞臺劇
1.形態風格
節目形態:舞臺劇。發動高校社團資源,根據“五老”采訪素材改編舞臺劇,通過切換臺進行多機位錄制,剪輯成視頻參與征集。
視頻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碼流)
視頻標準:1920×1080(無損高清格式)
節目風格:用藝術手法拍攝、制作校園舞臺劇,畫面構圖完整清晰、鏡頭有設計感、拍攝手法豐富,故事內容真實有效。
時長要求:10分鐘以內
2.技術要求
畫面要求:統一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凈;有字幕(黑體居中)。
音頻要求:節目聲道分為1聲道(解說、同期聲),2聲道(音樂、音效、動效)﹔最高電頻不能超過“-8dB(VU)”,最低電頻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對白、旁白和解說等均須加配中文字幕。用字準確無誤,不使用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字幕位置居中,字體宇號為黑體60號,字邊要加陰影;字幕應與畫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2
“讀懂中國”活動作品評審參考標準
一、征文評審標準(總分100分)
緊扣主題、立意明確 (30分) |
記錄、展示“五老”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感人事跡和人生體驗,以及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托和建議。若偏題酌情扣分。 |
內容詳實、表述得當 (20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跡,強調故事性和細節描述,以“五老”的個體經歷反映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切忌寫成“五老”個人簡歷。根據文章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語言優美、文筆流暢 (20分) |
根據文章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情感真實、表達細膩 (20分) |
根據文章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文體合規、用字規范 (10分) |
文體為記敘文,字數不超過2000字。文體有誤或字數超過2400字即此項為0分,字數在2001-2400字之間或出現不規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視頻評審標準(總分100分)
主題表達 (30分) |
記錄、展示“五老”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感人事跡和人生體驗,以及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托和建議。突出“五老”人物事跡,強調故事性和細節描述,以“五老”的個體經歷反映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切忌拍攝成“五老”個人簡歷。根據片子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結構設置 (20分) |
結構明確、邏輯清晰,懸念設置精彩且自然,能夠突出主題、吸引觀眾。根據片子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細節和節奏 (20分) |
調和統一,不突兀;節奏嚴密且活潑,變化精巧且錯落有致;細節運用真實生動,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畫面構圖、特效、字幕、片頭片尾、暗轉等包裝處理得當。根據片子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電視語言表達 (20分) |
畫面語言生動且富有特色,能夠吸引觀眾眼球、表達出拍攝主體的內在情緒、心理及表現行為等;解說語言為畫面服務,且起到補充和畫龍點睛作用;現場語言如采訪等,出現時間合適且有對主題闡釋等作用,能夠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語言能夠調動觀眾興趣,令人印象深刻。電視語言單一,無法講清事件,無法使觀眾明白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根據片子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剪接和時長 (10分) |
根據影片結構劃分篇章結構;鏡頭銜接自然流暢,轉換符合整體節奏,有自己的風格特色,思維邏輯獨樹一格。如出現跳幀、黑屏等重大技術失誤,或時長超過6分鐘,該項即為0分;時長在5—6分鐘的酌情扣分。根據片子實際情況酌情賦分。 |
三、舞臺劇評審標準(總分100分)
主題表達 (30分) |
記錄、展示“五老”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感人事跡和人生體驗,以及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托和建議。主題鮮明,貼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觀眾共鳴。若偏題酌情扣分。 |
內容設置 (20分) |
基于人物事跡,從小點切入,以小見大;劇情編排合理,情節跌宕起伏,矛盾沖突明顯;幕與幕之間轉換適當。根據劇情設計酌情賦分。 |
舞臺表演 (20分) |
突出藝術設計與表現力,主題表現清晰,人物性格表現充分,動作得體到位,情感細膩有共鳴,團體合作默契。根據表演酌情賦分。 |
舞臺呈現 (20分) |
服裝符合人物身份特點、合體大方,飾物搭配得當,輔助表現人物性格、劇情效果等;場景布置及道具安排準確反映劇目表達內容及環境。根據視覺效果酌情賦分。 |
視頻錄制 (10分) |
通過切換臺進行多機位錄制,有不同景別的搭配(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配戴無線話筒對演員進行收音,且聲音清晰;背景音樂符合劇情及氣氛需要。根據視頻呈現酌情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