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精心謀劃,深入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相關工作,國際交流處聚焦師生需求,結合當下形勢,不斷改進工作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取得良好成效。
一、摸索交流合作新模式、擴寬對外合作交流渠道
國際交流處先后與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備忘錄,并啟動校際交換生項目與澳門地區名校名企訪學/實踐項目,不僅鞏固和發展了已有的良好合作關系,同時擴大了新的合作領域;積極組織國家留基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申報,做好今年國家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的申報前期準備工作,為今年11月份的正式申報打下基礎;并配合交通學院做好“未來智慧交通技術”項目的人員選派工作。
二、強化疫情常態化下外籍人員的管理與服務
國際交流處啟動了國際校友聯絡與高層次人才發展指導工作,完善了基于朋輩互助機制的留學生“三自”教育模式,與校內各部門統籌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主動對標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體系,在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查漏補缺和整合優化,制定了《長沙理工大學國際學生宗教及重要傳統節日活動管理條例》等辦法,進一步完善了來華留學教育管理規章制度,并對即將開展的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工作方案、指標體系、時間進度、總體任務分解、重點任務推進等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籌備,全面推進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籌備工作。同時為了充分發揮外教作用,提高引智工作水平,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給外教提供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有計劃地對外教住房的水、電、等設施進行維修和改造,進一步改善了外籍教師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嚴抓外籍教師的日常防控工作,對于外籍教師的外出與友人來訪,嚴格按照學校疫情防控的有關規定,及時上報,確保了防疫工作的良好成效。
三、克服疫情影響,穩步推進工作更好服務師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蔓延以來,我處密切關注海外師生所在國家(地區)的疫情及師生的身體、生活及心理狀況,與他們保持緊密聯系,進行心理疏導、普及防范新冠肺炎的知識。同時,我處及時通報、匯總師生回國路線、入境城市,與學校各部門各學院緊密合作,嚴格落實入境隔離措施,杜絕了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隱患。受疫情的持續影響,學校取消了大部分傳統的出國(境)交流項目,把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作為工作重點,如:組織學生國際交流協會系列活動,派出8名協會成員代表學校參與湖南省模擬聯合國大賽;堅持開展口譯培訓,組織發動協會成員參加第十屆全國口譯大賽長沙理工大學校園選拔賽。同時,推出日本千葉大學災難防治管理主題設計在線項目、日本上智大學地球環境學在線短期項目、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創業人才在線培養項目、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在線課程等名校、名企線上課程,確保了學生海外交流不斷線,創新了學生拓展國際化視野的新形式。
下一步,國際交流處將繼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提高站位,持續關注師生需求,辦實事、求實效,以更優質的管理與服務,在落實推進學校“十四五”規劃,推動學校“百強”大學建設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