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學院于于3月28日在新能源大樓402舉行了主題為“榜樣的力量”的英語角活動。這期活動不僅有來自國際學院的中外學生們,更有不少來自交通學院、外國語學院、材料學院的學生積極參與。
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心中的榜樣。首先發言的是來自外國語學院的胡榕同學,她的偶像是給予她溫暖與支持的家人。交通學院的楊明悅則表達了對盡職盡責的班長感激。來自外國語學院的陳昭涵說,她的模范是她曾經的同學,這位同學總是以行動無聲地激勵著身邊的人。
除卻這些我們身邊的人,還有不少同學的榜樣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人。國際學院的王歡樂同學心中的榜樣是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先生。施先生不為挫折打敗,始終樂觀、積極,不放棄努力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他。來自國際學院的曾政同學的模范也是一名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在他看來,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值得他不斷學習接下來,皮靜蕾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榜樣:以滿腔熱忱幫助他人的雷鋒,他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品格令她折服。外籍學生蘇漢為我們朗誦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抑揚頓挫中飽含著他對主席的景仰。
第二個環節是分組討論,每個小組需在經過討論后,推選出一名同學對本組的結果進行概述。
第一組上臺的是留學生組,關于“每個人的生命中是否都需要一個榜樣”這個問題,該組的看法是需要。他們認為,模范代表著敬仰的人和生活方式,象征著每個人的理想。因此,模范在人的生命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如何通過努力成為榜樣的樣子,她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準確、堅定地向著榜樣的方向進步。
第二個上臺的是國際學院的Elyse,該組的問題是“榜樣對自己的影響”及“展開與榜樣主題相關的教育活動是否必要”。對于第一個問題,elyse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他的榜樣那里,他學會了不放棄,并且始終愛著身邊的人。他認為榜樣最能影響他的方面在于他可以從榜樣的人生經歷中學到應對挫折的方法。對于第二個問題,他認為開展類似的教育不僅是向大家普及優秀的榜樣,更是大家相互交換看法,相互學習進步的過程。
接下來上臺的是自外國語學院的柳宇琪。她的問題聚焦于當下的現實情況:越來越多的人將愛豆當作自己的榜樣,而對科學家的熱情下降了很多。在她看來,愛豆的形象更多的是使喜愛他們的人反思自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自我改變,實現進步;而若是要成為科學家,在取得成就前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與熱情并難以看到成效,這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因此,在生活節奏普遍加快的當下,這樣一個需要恒心與毅力的角色是很多人難以擔任的。
最后一個上臺的是外國語學院的同學們,在他們看來,新時代下的榜樣首先應當擁有的品格就是維護和平,此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并深愛自己的祖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榜樣,每個人對榜樣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榜樣意味著每個人想要成為的樣子,是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但正如同樣來自實踐部的謝雨晗同學所說,每一個認真地對待生活、努力變得更好的人都值得我們學習。
活動結束,在場的同學們都有很深的感觸。希望同學們都可以學習榜樣的精神,將榜樣的精神擴散的生活方方面面去,成為新時代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永恒力量。
(文/胡千騫 圖/王睿琪、郭怡萱 審/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