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精神,慶祝黨的百年華誕,6月6日,國際學院組織學生在新能源大樓402觀看《紅色文物青年說》節(jié)目啟動儀式。
在直播中,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代表在啟動儀式上講述了其中四個紅色文物的故事以及文物背后所承載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訣別信、平凡母親為出征的兒子留的馬燈、1977年的高考準考證……這些物品的背后,是共產(chǎn)黨人為了國家的命運而犧牲自我的堅忍不拔、是普通人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是一代中國人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而拼搏的奮斗精神。《紅色文物青年說》實現(xiàn)了黨史教育方式的重要轉(zhuǎn)變,將黨史教育的實踐主體從專家和老師變成了學生本人,使“老師講、學生聽”轉(zhuǎn)化為“青年講、青年聽”,并通過融媒體傳播手段將大學生的黨史講述推向全國、惠及各地,有效推動黨史教育進課堂、進頭腦。
此次節(jié)目啟動儀式集中觀看,是對我院學生精神上的一次洗禮,同時對黨史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學習,為砥礪前行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他們紛紛表示,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扎實學好專業(yè)知識,在同學中樹立榜樣,立志成為建設(shè)社會現(xiàn)代化強國的路上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圖/胡靜雯,文/喻天穎、王祥丞,審/喬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