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午,汀香園食堂保潔員湯容輝收拾餐桌時,發現凳子上有一個手提包,內有一千多元現金、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等。面對意外之財,湯容輝不為所動,主動把失物上交食堂經理。經積極尋找,最終將手提包物歸原主。失主體育學院潘紅凌老師找回失物后十分感激,拿出酬金感謝,湯容輝堅決不收。潘老師說:“食堂工作人員職業素養非常高,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湯阿姨今年50歲,2007年來我校食堂工作,十多年來一直從事保潔工作,經常撿到手機、身份證、銀行卡、錢包、課本、鑰匙等各類失物,每一次她都想方設法尋找失主,一時還不了的她都會主動交給單位辦公室處理。她一直堅守“誠實守信”的做人準則,她經常說:“不是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能要!”。
湯容輝這種行為是對我們傳統美德的發揚,從湯容輝身上,我們看到了餐飲人的精神風貌。食堂里像湯阿姨一樣拾金不昧的員工不在少數,她們的工資待遇和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每當拾到錢物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及時找到失主,盡快歸還錢物。
其實好事不在于多大,不介意多小,而是來自于我們內心的正能量,它恰如點點滴滴的積累,凝聚和傳遞著不可估量的社會正能量。(文/圖 楊平 審/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