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內蒙古大學王建國教授、南華大學王力立教授應我校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的邀請,在云塘校區新能源大樓3B-301進行了兩場精彩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由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卿志和博士主持,化學學院副院長曹忠教授及學院年青老師、研究生、本科生80余人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王建國教授作了“聚集誘導發光:從分子設計到應用”的專題報告,從熒光分子在應用中所面臨熒光猝滅的問題出發,結合當前聚集誘導發光的研究基礎,王教授詳細介紹了目前課題組所進行的新型AIE分子設計新策略;以“負離子-p”結合為基礎所構建出一系列新型AIE分子,并在生物成像等相關領域進行了實際應用。

王力立教授的報告題目為“基于仿生分子識別的生化傳感研究”。以蛋白與分子組合為模型,王力立教授設計合成了能夠與小分子特異性結合的大環分子,并在此基礎上,將其利用到手性環氧小分子高通量識別分離,這為手性分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兩位教授從最基礎的化學問題出發,逐步展開自己的研究思路,并介紹了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為現場所有師生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在報告會后,多位年輕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并與兩位專家進行了多方面交流,氣氛活躍。此次報告會為青年教師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橋梁,也為學校及學院的學術研究添加了一抹新的色彩。

(文圖/周怡波 審/曹忠)
王建國簡介:

王建國,內蒙古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內蒙古自治區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批“草原英才”,內蒙大學“駿馬計劃”人才。主要從事有機光電功能材料研究工作,提出離子-π相互作用構建高效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及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的設計策略。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16項。近五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50余篇,其中ESI 高被引論文3篇,影響因子大于10的11篇,影響因子大于4的45篇,一作和通訊作者論文36篇,包括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Sci. Chin. Chem.等,論文他引1700余次,H因子24。申請發明專利17項,編寫《Handbook of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Wiley Press)英文專著第11章。Frontiers in Chemistry的客座助理編輯、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生物學會會員。
王力立簡介:

王力立博士,南華大學藥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南華大學青年優秀人才。2008年和2011年畢業于山西大學,分獲化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16-2020年在南方科技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歷任博士后、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新型共價仿生大環主體的設計、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學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等國際權威SCI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