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工作,而教師能力的發展是提升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為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加快一流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5月21日下午,由長沙理工大學教務處主辦,化學化工學院承辦的2024年第三次教學沙龍在工三A307會議廳順利舉行,特邀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宦雙燕教授與我院李君老師分享高水平課程建設與教研教改論文撰寫等方面的成果與經驗。沙龍活動由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卿志和主持。參與本次活動的人員有長沙理工大學高教改革與質量評價研究所鄭詠梅副所長、教發科張勇主任,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宋劉斌、院長張躍飛、副院長陳啟杰、副院長喻林萍、副院長卿志和,長沙理工大學新進教師,各學院教師代表,以及化學化工學院的全體教師。
首先,卿志和副院長表達了對主講嘉賓宦雙燕教授和李君老師的感謝,并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及參與人員。隨后,我校高教改革與質量評價研究所鄭詠梅副所長講話致辭,就我校高等教育改革與質量評價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接著,宦雙燕教授做了題為“新形態課程建設與跨校教研探索——以分析化學課程為例”的報告,報告中梳理了當下高水平課程建設的政策與路徑,結合多年課程建設經驗與正在開展的工作,分別從線上課程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數智教育及知識圖譜等方面分享了高水平課程建設經驗,并就跨校教研、教學、教改經驗進行了分享。李君老師做了題為“問題驅動、立足實踐、成效分析——教研教改論文撰寫建議與思考”的報告,報告中李君老師詳細闡述了教研教改論文規劃、寫作、修改過程中應關注的重點與難點,為在場老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報告后,兩位老師與在場的老師針對課程建設與教研教改論文寫作進行了深入討論,對老師們的提問給與了一一解答。最后,化學化工學院張躍飛院長作了總結發言,對學校的支持、兩位主講老師表示感謝,并鼓勵教師們加強對課程建設和教研教改工作的重視,以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
本次沙龍活動的舉行為年輕教師未來課程建設與教研教改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激發了全體教師對課程建設與教研教改論文撰寫的熱情,讓在場教師受益匪淺,有利于學校、學院教學研究水平與課程建設水平的提升。
報告人簡介:
宦雙燕,湖南大學岳麓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101計劃”分析化學虛擬教研室負責人,“分析化學課程虛擬教研室”國家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核心成員。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為國家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分析化學負責人,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負責人。獲得國家(本科)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2023,排名2;2018,排名7),國家(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23,排名6),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19,排名1)。主編出版《分析化學》第四版等教材4部,主持省部級以上教育教學改革項目7項,在《大學化學》等雜志發表教改論文20篇。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湖南省 “雙帶頭人”標兵、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導師、“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湖南大學教學名師等榮譽。從事納米生物傳感與分子成像相關科學研究,取得了系列進展,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并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SCI權威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五十余篇。
李君,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湖南省精密儀器測試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持教研教改項目2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分析化學》與《儀器分析》的建設。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化學教育》、化學教學類權威期刊《大學化學》等期刊上發表教研教改論文多篇。曾獲得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三等獎、長沙理工大學信息化教學競賽二等獎,長沙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等。主要從事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的制備與功能化應用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在JACS、Chem. Eng. J.、Chem. Commun.等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文/譚燁 圖/譚燁、鄭文超 一審/李麗峰二審/卿志和三審/張躍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