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10日,第十二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在四川省成都市靜月湖賓館隆重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西南大學承辦,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俞汝勤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關亞風教授、《化學傳感器》執行主編沈國勵教授等出席了此次會議。開幕式由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院長余孝其教授主持,四川大學校長助理郭勇教授致歡迎辭,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海龍教授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長寬先生分別講話。此次會議盛況空前,相比上一屆規模擴大3成,實際與會人數超過520余人,為歷屆會議與會人數之最。
此次學術大會共收到390多篇論文,創下歷史之最,這代表了中國化學傳感器行業的欣欣向榮的景象。本次會議安排13個大會報告,共設3個分會場,安排42個分會邀請報告、60個口頭報告,還有逾260篇論文以墻報形式進行交流。眾多專家教授及科研工作者圍繞8個主題進行了深入和自由的交流:(1)化學與生物傳感器研究進展;(2)化學傳感技術理論研究;(3)納米技術與化學傳感器;(4)新型化學傳感器研究;(5)化學傳感器的微型化、系統集成及產業化;(6)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7)傳感器的信號處理及遠端傳輸;(8)化學傳感器在生命、環境、食品、醫學、藥學等領域的新應用。全面地展示并交流了化學生物傳感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各種原理、應用、最新進展以及成果,充分顯示了多學科、多技術交叉的特色和向產業化推進的美好前景,有力促進了我國化學生物傳感技術工作的發展,為我國化學生物傳感技術設備和儀器的研發指明了方向。
我校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師曹忠教授、譚淑珍教授、何婧琳博士及研究生吳玲、陳丹等參加了此次盛會。其中,曹忠教授作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委員,是此次大會的學術委員會成員之一;曹忠教授應邀作報告《一些分子離子選擇性傳感探針的設計、性能及應用》,何婧琳博士應邀作報告《基于工具酶等溫擴增反應的核酸檢測方法研究》,研究生陳丹作了題為《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離子液體復合膜修飾電極對多巴胺的靈敏檢測》的口頭報告;研究小組還展出了6個墻報,其中《以DNA為模板的銀納米簇熒光法用于Hg2+的定量檢測》獲得大會“優秀報展三等獎”,同時與會上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很好的交流,獲得大家好評。
此次會議是我國分析化學學科在化學生物傳感技術領域的一次重要學術盛會,主要針對化學與生物傳感器研究進展評述,并對化學與生物傳感技術基礎理論研究、納米技術與化學傳感探針、新型化學傳感器、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傳感器的信號處理及遠端傳輸等技術進行了交流,對化學傳感器的微型化、系統集成及產業化發展趨勢,以及化學傳感器在生命、環境、食品、醫學、藥學等領域的新應用等前沿動向進行了展望。
此次學術會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通過聆聽全國各研究學者的精彩學術報告,了解其他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動態,開闊了大家的視野,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拓寬了思路,而且也提高了長沙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在國內分析化學學科領域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