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細胞化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創新能力,促進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的高質量發展,化學化工學院于2024年11月5日舉行了 2024年度細胞化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會議暨化學生物學專業建設系列論壇。應學院邀請,清華大學李景虹院士,湖南大學袁林教授(國家杰青)及中南大學吳海競研究員(青年長江)三位專家蒞臨我院進行了學術報告和指導。會議由科技處副處長卿志和主持,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張躍飛、黨委書記宋劉斌、副院長陳啟杰及學院教師、研究生共100余人參加了本次學術講座。

報告會上,李景虹院士首先為我們帶來了“靶向蛋白降解技術PROTAC的生物分析與醫學應用”前沿講座,PROTAC技術在解決重大疾病中相關“不可成藥”蛋白質降解與功能抑制具有顯著優點。李院士針對目前PROTAC技術存在的系統毒性問題,創新性地提出ClickRNA-PROTAC策略與X-射線放療激活策略,實現了PROTAC藥物在腫瘤部位選擇性激活與蛋白質降解,為PROTAC技術落地臨床應用提供重要力量。隨后,袁林教授與吳海競研究員分別針對“有機熒光探針結構調控及其生物醫學應用探索”與“人工智能在皮膚健康領域的應用及挑戰”進行了精彩報告。會后,專家們參觀了細胞化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化工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并對實驗室和測試中心的規劃與建設給予了寶貴建議。(圖/文 楊樂,一審/諶委菊,二審 /陳啟杰,三審/張躍飛)



專家簡介:
李景虹,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分析中心主任。1991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近年來致力于電分析化學、生物電化學、單細胞分析化學及納米電化學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以通訊作者在 Science,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nal. Chem.等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近400篇,應邀在Acc. Chem. Res., 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發表綜述,論文被引用>56,000次,H-index 122。2015-2021年連續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 Biosensors, Chemosensors, Small Methods等期刊編委。
袁林,湖南大學長聘教授,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計劃和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分別于南華大學和湖南大學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歷任湖南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目前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80余篇,總引用15000余次,h指數為62,其中2012年至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10篇)、 Nat. Commun.(1篇)、Sci. Adv.(1篇)、Angew. Chem. Int. Ed.(14篇)、CCS Chem.、Chem. Sci.、Anal. Chem.、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等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要從事功能染料、小分子熒光探針及應用方向的研究。
吳海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研究員,芙蓉實驗室醫學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及“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項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7篇,其中IF>10分的SCI論文12篇。《中國免疫學雜志》、《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編委,參編《皮膚性病學》全國統編研究生教材。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作為共同完成人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十二屆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4項,日本發明專利1項,PCT專利2項,2項專利獲得轉化。獲得軟件著作權3項,II類醫療器械證1項。H指數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