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是學科發展的重點,與高水平成果、高級別項目、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密切相關。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為全面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學院“十四五”確定的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全面促進學院科研水平的提升,保障學院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經多次黨政聯席會議討論研究,特制訂指導意見。
一、加強高水平科研論文成果的產出
學術論文是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科研成果的主要體現形式,也是項目申報中研究基礎的主要體現,尤其是改革后的項目申報、獎項申報、學科建設等,形成代表作制的評審要求,表明以后論文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學院將高度重視高水平論文成果的引導和培育。一是鼓勵教師根據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結合研究基礎,體現前沿交叉,自行組建課題組或科研團隊,形成“負責人+科研骨干”雙動力驅動型科研梯隊。在科研方案設計、實驗指導、成果產出、項目申報等方面實現強強聯合,達到 1+1>2 的提升效果。二是在學校關于期刊論文定檔文件的基礎上,學院將加大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大類 1 區且具有重大影響的期刊論文發表的引導、培育和支持,促進學院高水平論文成果的產出。
二、提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質量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立項,不僅是保證高質量科學研究的經費支撐,更是學科、專業發展的核心指標。學院將根據現狀,深入思考,從內激發,全面提升項目申報的質量。一是提前準備,嚴格修改。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 每年 10 月份開始啟動下一年的項目申報工作,項目提交前至少經過三輪以上的院內修改和一輪以上的院外專家修改。二是績效引導。鼓勵我院教師積極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于經校內外專家指導且申請人完成修改和提交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學院將對項目申請人給予績效獎勵。三是重點突破。學院既重視青年基金、面上項目的申報與立項,也鼓勵教師們努力實現優青、杰青項目的立項突破,學院將給予重點培育和支持。
三、邀請高層次學者來院交流和指導
邀請高層次學術、學科帶頭人來院講學、交流和指導是促進學院學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僅為學院師生帶來前沿交叉知識,更有利于指引學院重點項目的培育和學科建設,提升我院學科發展水平。目前學院涵蓋多個學科和專業,對多個領域專家的邀請必須依賴全院老師的努力。學院將在經費方面支持教師邀請優秀專家來院交流和講學,尤其是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四青人才等高層次學者。專家邀請必須遵守學校、學院相應的手續要求,包括提前審批、防疫報備等。
四、鼓勵教師走出去,主動發出“長理化院之聲”
學院教師主動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不僅促進學術交流、更是發出“長理化院之聲”、提升學科知名度的直接途徑,是促進學科、專業發展的內在源泉。學院將重視外出學術交流活動,科學引導,打破教師現有“家里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守舊理念,激發教師科研活力,對參加中國化學會或中國化工學會主辦的重要學術會議并作會議報告的老師,學院從會議注冊費、差旅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報告等級以會議邀請函和報告日程安排為準。
五、舉辦學術沙龍助推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
學院青年教師學術沙龍以交流學術信息、營造學術氛圍、啟發學術思想、解決學術問題為宗旨,增進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和學術情感,激發學術熱情,提升學術水平。學術沙龍活動內容涉及選題、實驗技術、論文寫作、項目申報等多方面,集全院科研力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科研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以圓桌會議形式開展,在輕松中追求提升與進步,學院對活動的開展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六、加強領導,成立專門指導小組
學院成立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指導小組,具體成員如下:
組 長:宋劉斌、張躍飛
副組長:卿志和
成 員:曹忠、朱志平、周藝、李宇春、曾巨瀾、陳啟 杰、鄧豫、陶雙、喻林萍、周俊。
指導小組專門負責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相關的制度修訂、科研方向指導、學術活動組織等相關工作。
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21 年 12 月 6 日
1《關于提升化學化工學院教師科研能力的指導意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