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復興千年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撫今憶惜,意往神追,我們向一毛澤東、蔡和森為代表的新民學會先輩致敬”一首夏遠生同志紀念新民學會成立百年的紀念文章在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學生黨員中流傳開來。原來,在新民學會成立103周年之際,該學院在組織開展“云游新民學,研討論增信”專題研討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黨史,從黨史中尋找理論滋養,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食品本科生支部黨員通過小組學習匯報的形式講述了新民學會成立的過程及相關人物故事。胡蝶講述道,“一百多年前,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在長沙的一座竹籬圍繞的簡樸農舍,終日相聚暢談,致力于探討救國救民的道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先聲”的革命社團——新民學會由此醞釀而成。”吳優則從新民學會骨干夏曦發表的演講、撰寫的系列文章帶領大家學習了他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并推動湖南人民革命深入發展的光輝事跡。李亞鵬從張昆弟積極參加旅法勤工儉學運動,致力于向國外發展、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并重點學習了他的文章《法國北海岸之華工》及其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質認識。先輩們“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的精神風貌,新民學會的思想、信念在這次集體學習中通過影音材料,黨員自主講述再一次傳達到每一個支部成員的心中。
小組學習匯報后研討發言。向敏同志談到:“無論是赴法勤工儉學的張昆弟、蔡和森同志等人,還是留在長沙組織新民學的毛澤東等人,都在不斷比較中逐步堅定了對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的信任、信心、信念和信仰。我們今天云游新民學、研討論增信,是在重溫新民學史、湖南革命史、更是從黨史中回顧革命歲月、增強政治信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風雨兼程,是在萬難中開新路,對此李亞鵬同志表示:“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就是個光著腳丫子、滿世界找鞋穿的孩子。在這條漫漫‘尋鞋路’上,發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用其編織了一雙屬于自己的、合適的‘鞋’。”
據悉,本次活動是學院學史增信專題系列活動之一,重點學習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后續將繼續推進集中研討活動,引領學生黨員深入研讀中國共產黨用百年時間書寫的壯美篇章,引領大家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圖文/劉文成、石謝 審核/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