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黨建 -> 正文

學生黨建

風吹稻香,國士無雙——化學學院學生黨員緬懷袁隆平

發布日期:2021年05月29日 來源: 作者:

“我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這是追求水稻的高產夢;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為緬懷袁隆平爺爺,學習不畏艱難、不斷探索、憂國憂民的科學家精神,化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化工黨支部全體黨員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館。

(圖1-支部成員在隆平水稻博物館門前合影)

偉大精神力量在于它背后艱難探索、永不言棄、一心為民的情懷。進入館內,支部成員仿佛身臨其境,從實物、圖片到多媒體、立體成像,近距離感受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中國雜交水稻科研成果。經過多年努力探索,中國的雜交水稻已從三系雜交稻、兩系雜交稻發展到超級雜交稻,一面展示108種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的大型“種子墻”,正是近年來中國水稻育種成果的生動寫照。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步步成真,不僅為中國糧食增產做出重要貢獻,還走出國門、惠及世界,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溫飽問題。博物館前來悼念的人絡繹不絕,有人將花束靜靜放在大廳的袁隆平銅像前,有家長低聲向孩子講述水稻發展史,支部成員在袁老銅像前進行默哀,我們都用最質樸的方式送別這位讓人類擺脫饑荒的“麥田守望者”。

 

(圖2-支部成員在隆平水稻博物館內參觀)

 

(圖3-支部成員在袁隆平銅像前默哀)

“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袁隆平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珍惜糧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支部成員通過開展宣講會、光盤打卡等活動,以自身實際行動致敬袁隆平爺爺,緬懷這位讓中國人“端牢飯碗”的英雄。化工支部成員前往暮云街道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開展主題為“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宣講活動,用簡單易懂的照片帶領小朋友們探索中華民族稻作文化的古老密碼,通過指導小朋友用廢棄紙箱制作“玉米”和“蘿卜”,讓小朋友明白糧食來之不易,在他們心中播種下“勤儉節約”的種子;學院組織學生黨員還集中觀看了《流行無限》對袁老的報道;最后號召大家共同踐行光盤行動,并曬出各自的“光盤打卡”照片,真正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袁老爺子一片丹心,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奉獻國家這一份家國情懷,深深的印刻在我心里,以后我每頓飯都要養成光盤的習慣。”化工支部李杰同志說到。

 

(圖4-“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宣講活動)

 

(圖5-學生黨員集體觀看《流行無限》對袁老的報道)

 

(圖6-支部成員光盤打卡照片)

做一粒好種子,在新時代出力出彩,這是我輩責任。為此,就要像袁老說的那樣:把根深深扎在祖國的大地上,把情緊緊融入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巨星沒有隕落,他只是從我們身邊走進了我們心里,將依然照亮我們每個人前行的路。袁老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我們帶著袁老的‘種子’繼續前行,播撒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大地上,禾下乘涼夢,自有接棒人。”化工支部陳家敏同志感慨道。

風吹稻浪,是袁老靈魂的回響;往后年年稻香,都是靈魂的回歸。(通訊員/劉文成、郝錦錦、陳羽陽 審核/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