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會員會2014年學術研討會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湘潭大學舉行,會議由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承辦,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及我校等省內高校物理化學專業60余名專家教授參加研討會。我院曹忠教授,吳道新教授、肖忠良教授、王少芬副教授和童海霞博士參加了此次大會。
會議除討論與交流湖南省物理化學的科研、教學現狀及發展之外,還邀請化學領域知名學者作學術報告。華東師范大學張增輝教授作《生物大分子動力學的理論計算模擬》報告,提出了引入量子力學對生物大分子運動進行量化計算的新方法;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在《納米線儲能材料與部件》中揭示了電池容量衰減的基本原理,探討了分層結構的高性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原理和制備技術;湘潭大學王先友教授所作的《高性能富鋰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其電化學性能》,講解了電動汽車用電池正極材料的新型結構和制造工藝,裴勇教授在《原子團簇結構與性質的理論模擬》中介紹了金原子團簇體系新的理論成果。
下午,與會代表就物理化學專業教學和科研進行了交流。大家認為,物理化學專業作為一門理論性較深、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任課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和高超的教學技能,全面掌握相關知識概念,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確立完整的教學方案。針對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注重引導學生梳理相關知識要點,在新舊知識的聯系處、概念和原理的關鍵處、學生思維障礙處、知識結構處、科學研究方法處,通過對照式、反向式、轉換式、情景式、階梯式、概括式、題組式等提問方式,把握好課堂知識的生發點,把之前的教學內容和當下的學習重點融會貫通,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感知體系,建立完善的認知結構。
交流環節,我院參會代表簡單介紹了物理化學專業教學成果、科研項目、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論文及獲獎等基本情況。會后代表還參觀了物理化學實驗室,就實驗相關的教學設計、課程安排和儀器配置等進行了咨詢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