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復雜曲面高效高精加工理論與技術
報告人姓名: 彭芳瑜
報告人所在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副院長
報告時間: 2018.11.3 09:40-10:2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教授,博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數字化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骨干成員。主要針對艦船螺旋槳、航空發動機、航天光學器件等難加工曲面類零件開展機器人加工、超精密加工、五軸數控加工等機理與裝備研究,主持承擔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湖北省創新群體、國家數控重大專項、國家支撐計劃課題、863目標導向課題、基金面上項目、民口973課題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文章130余篇,其中SCI收錄近40篇,EI收錄8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40余件,獲得軟件著作權1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承擔了多項“十二五”、“十三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技部以及湖北省先進制造領域戰略規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訊評議專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機械工程學報》、《中國科學》、《航空學報》、《中國機械工程》等權威期刊的審稿人;同時擔任了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器人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制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實踐
報告人姓名: 張紅偉
報告人所在單位: 四川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處長
報告時間:2018.11.3 10:30-11:1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四川大學教務處處長、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宏觀經濟教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公共經濟與公共管理中心主任。自1988年7月以來,一直致力于教學、科研與教學管理工作。近年來,出版《金融波動論》,《宏觀與開放視角下的金融風險》等6部專著,《貨幣金融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民經濟管理學》等4本教材;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承擔省級及以上社科課題10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視野下專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報告人姓名: 張新民
報告人所在單位: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省教育評估中心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副主任
報告時間:2018.11.3 11:10-11:5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河南省教育評估中心副主任,河南理工大學教務處常務副處長,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流體機械及理論,特種射流技術及非線性科學,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完成省部級科研課題等8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2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以工程型號閉環管理模式實施研課
報告人姓名: 徐小軍
報告人所在單位: 國防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電系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系主任
報告時間: 2018.11.3 14:00-14:2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博士,國防科技大學智能科學學院智能機械與儀器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全國高等學校制造自動化教學研究會秘書長,軍委裝備發展部地面無人平臺技術專家組專家,軍委科技委火箭特種平臺技術專家組專家。主要從事無人系統平臺與動力技術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裝備技術基礎項目3項、裝備預先研究項目3項、軍內科研項目2項,在研科研經費2100余萬元,先后獲部委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三項,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20余項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我的創新人才培養之路
報告人姓名: 孫亮波
報告人所在單位: 武漢輕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副教授
報告時間:2018.11.3 14:20-14:4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孫亮波博士,武漢輕工大學副教授,教育部全國萬名創新創業導師首批入選者,受邀擔任全國大學生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大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評委、中國制造2025主題宣講專家、《現代制造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創新設計,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申請并獲得發明專利近10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2項。多年來堅持培養創新應用性人才,多次輔導學生參加機械學科競賽,代表性成績為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諾基亞光華基金全國金獎創業資助,央視我愛發明頻道20120928期專題報道等。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中南林科大機械學科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報告人姓名:李立君
報告人所在單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院長
報告時間:2018.11.3 14:40-15:0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李立君,女,1964年10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或方向:現代農林技術裝備、農林生物采收機器人.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十一五” 科技攻關、航空科學基金、總裝備部重點型號計劃、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教育廳等資助的21項科研課題,目前正承擔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湖南省科技計劃及校企等資助的4項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新工科背景下機械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報告人姓名:魏克湘
報告人所在單位: 湖南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院長
報告時間:2018.11.3 15:20-15:4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93年于原湘潭機電專科學校畢業后留校工作,2000年至2003年湘潭大學碩士研究生,2003年至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2007年至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10年至2011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智能材料與結構、動力學與振動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4項。在《力學學報》、《機械工程學報》、《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錄3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已獲授權3項。是JSV、SMS、JVA等國際SCI期刊特邀審稿人。主持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獎、湘潭市青年科技獎等多項獎項。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地方高校新工科專業課程建設
報告人姓名: 吳康雄
報告人所在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機制專業負責人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
報告時間: 2018.11.3 15:40-16:0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吳康雄,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機電一體化系統集成;交通土建質量監測儀器儀表與系統開發;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于交通工程中的施工控制等。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與交通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先后共發表論文30多篇,指導培養碩士研究生近20名,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排名第三)。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數顯三米直尺平整度儀研究與開發(1996年交通部鑒定項目)、計算機輔助監控在大跨度鋼管砼組合拱橋施工控制中的應用(湖南省科技廳2002年科技攻關項目)、V型山谷地域鋼管砼桁式組合拱橋施工新工藝研究(湖南省交通廳2003科研項目),電容式傳感器在砂石計量中的應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廳2006年科研項目):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交通部科研項目一項,國家863重大科研項目二項。與企業合作,主持橫向科研項目多項。
承擔了《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控制理論基礎》、《機械電子學》、《機械工程導論》等多門專業主干課程主講教師,并領銜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參加“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獲得通過,主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申報“湖南省‘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獲得立項。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機械類專業“VR+”教學模式創新構建與實踐
報告人姓名: 陳清奎
報告人所在單位: 山東建筑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
報告時間: 2018.11.3 16:00-16:20
報告地點: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技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負責人,國家級建筑工程及裝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兼任山東3D科技創新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山東虛擬現實教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山東動漫行業協會副會長、濟南動漫游戲協會副會長及虛擬現實專業委員會主任、濟南影視傳媒協會副理事長、上海世博會山東館主題創作團隊專家、網上世博山東館專家等。
主要從事虛擬現實(VR)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教育信息化技術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完成70多項科研項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東省計算機應用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軟件著作權28項,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2010年山東省上海世博會參展工作先進個人“三等功”等獎、校“優秀教師”、“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