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至22日,我校第十七屆博力學術論壇“新發展格局構建與管理創新”專題論壇“云”召開。副校長胡永樂,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丁丹、研究生院副院長龍科軍、研究生院副院長兼研工部部長田上、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治、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唐青及師生代表參加。本次論壇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院師生分別在線下兩個會場聆聽此次線上報告。
本次會議具體分為開幕式、專家主旨報告和學生論文報告三個環節,會議集安徽財經大學、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新疆財經大學的四位學者專家們和線下兩個會場的師生共同探討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與管理創新。
11月19日下午,專題論壇開幕式正式召開,本次論壇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治教授主持,副校長胡永樂教授致歡迎詞。胡永樂指出,此次論壇旨在搭建優質平臺,匯聚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共同探討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與管理創新,同時也希望廣大同學在本次會議中增強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養成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
經濟與管理學院陳銀娥教授主持主旨報告。安徽財經大學周加來教授以《如何看待我國宏觀經濟形式》為題作主旨報告,通過對宏觀經濟的主要指標和2020年我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的衡量與分析,以及這些指標的運用情境,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比較了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特點,并且指出應如何看待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鄭州大學王海杰教授以《基于域觀范式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主旨報告。通過圍繞“推動新發展格局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就新發展格局下縣域經濟的特點、作用、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研討,王海杰教授表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縣域要發揮基石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沈越教授以《市民還是資產階級?——馬克思市民經濟理論》為題作主旨報告。沈越教授對經濟理論的由來發出疑問,以馬恩德原著為依據,將市民和資產者區分開來,并對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等相關文獻展開思想回顧,將蘇俄人市民誤為資產階級的后果及其社會歷史根源進行了深度剖析。
新疆財經大學何劍教授以《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與金融治理現代化》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分別從中央銀行制度和金融治理問題的背景、挑戰與困境、目標與任務以及策略與舉措四個角度進行研討分析,強調現代央行制度是金融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并提出推進金融監管體制現代化,提升金融機構治理現代化以及加快金融治理手段現代化。
學生論壇環節由王治教授主持,張新華教授、鄧學衷教授、梁向東教授以及胡尊國老師受邀點評。首先是工商管理學科的歐海釗、王瓊、陳澤宇以及陳偉昌四位同學進行匯報,他們分別從“數字金融使用能改善大學生的金融行為嗎?——基于湖南省大學生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儒家傳統文化能抑制企業研發操縱行為嗎?”“財務總監——審計師校友關系與企業避稅:雙重監督還是合謀?”以及“高管海外經歷與企業ESG信息披露”四個主題進行匯報。隨后,來自應用經濟學科的許調蓉、高超、何婷以及卜宇軒同學分別以“中國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水平測度及其時空特征”“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以湖南炎陵縣為例”“促進抑或拖累;鄉村振興中老一代農民工回退效應研究”以及“農機服務規模經營對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研究”為題進行了匯報。點評老師首先肯定了各位匯報者的論文質量,但也指出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等問題。最后王治教授總結,他希望同學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一定要以高質量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同時希望為學生搭建更多交流平臺,使匯報者與聆聽者雙方都能受益。
第十七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新發展格局構建與管理創新”專題論壇由研究生院主辦,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博力學術論壇的創建是為增強研究生間的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為全面建成“百強大學”貢獻科研力量。本次論壇專題以“新發展格局構建與管理創新”為主題開展,探討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基于新發展格局目標如何促進工商管理創新,這是當前經濟管理界面臨的時代課題,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之策。
(文/周路路、吳畏、王京 圖/康心 審/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