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空天復雜構件高性能加工技術及應用
報告人姓名:張俊
報告人所在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4年11月19日(周二)上午 8:40-9:2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多功能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張俊,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陜西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帶頭人。擔任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分會副總干事,全國機械制造教學研究會秘書長,教育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虛擬教研室副主任,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切削先進技術研究分會副秘書長等。
主要從事智能加工工藝及裝備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20余項,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首屆國家優秀教材一等獎,陜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等榮譽。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壓入能量法測試焊接接頭強度和殘余應力的方法及應用
報告人姓名:蔣文春
報告人所在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4年11月19日(周二)上午 9:20-10:0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多功能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蔣文春,國家杰青、教授、博導。現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常委,實驗管理處處長,國家重點研發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杰青等。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與化工裝備先進設計、制造與安全,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專項等國家重大課題10余項,其余橫向課題70余項。發表SCI論文14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1)、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2)和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各1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1),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 ,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優秀教材獎一等獎、技術發明三等獎和十一屆山東省青年科技獎等若干獎項。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力熱感知、控制及應用
報告人姓名:陳遠流
報告人所在單位:浙江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4年11月19日(周二)上午 10:20-11:0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多功能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陳遠流,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流體動力基礎件與機電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際生產工程科學院(CIRP)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極端制造分會、微納制造分會、生產工程分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集成電路分會委員,中國微納技術學會微納傳感器與執行器分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智能超精密制造、先進檢測技術與控制、原子級制造等。
近年來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科研任務,研究成果在CIRP Annals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7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研制出多種適用于跨尺度、超精密制造過程的高性能測量測試設備,并將成果應用于國家重要戰略領域,支撐了國家重點任務的順利完成和重點型號裝備的成功研制。曾獲日本機械工程學會(JSME)青年研究學者獎、中國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學者、中國刀協切削先進技術研究會青年新秀獎。研究成果獲2023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1)、202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等。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能場輔助超精密切削工藝與裝備研究
報告人姓名:許劍鋒
報告人所在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4年11月19日(周二)上午 11:00-11:4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多功能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許劍鋒,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超精密智能制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工信部高質量發展專項項目,先后承擔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裝發部“十三五”裝備預研項目等,發表制造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及會議論文80余篇,申請精密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相關專利 3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