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晚,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在云塘校區一辦公樓四會議室與12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代表座談,了解大家初入學校的所思所感,勉勵新生們懷抱青春夢想,奮力揚帆啟程。副校長錢國平,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方瓊以及黨政辦、學工部(處)、研工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座談。
座談會上,新生代表紛紛就學校育人環境、迎新服務、硬件設施、校風學風暢談入校感受。
國際工學院國際電氣專業2202班本科新生、來自山東的牟欣陽同學對學校周到細致的迎新工作表示感謝。“學長學姐們幾乎是24小時在線,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入校前就已經建群聯絡了,來到長理,沒有絲毫的陌生感。”
物電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2207班本科新生邱偉杰同學被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所感染,“我一來學校就去看了圖書館,自習室座無虛席,一下子驅散了我初入大學的迷茫,對學習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倍增。”
座談中,新生們不約而同對學校環境贊不絕口。能動學院能源動力專業22級研究生新生張煌了解到,學校主動作為,通過新建學生公寓、提質改造原有宿舍、完善園區庭院等多舉措,竭盡所能優化辦學條件,切實保障校園宜學宜居。
在談到為何選擇長沙理工大學時,來自食品學院生物工程類2208班周嘉芮同學直言,是選擇父親的母校繼續追夢。她介紹道,當年父親讀的是軟件工程,她則希望打好生物學和工程學基本功,今后為國家的生物工程事業盡一份力。電氣學院能源動力專業2022級研究生盧爽則表示家里有3位“長理人”。“我的叔叔、弟弟都是在這片沃土學習成長。長理是我們全家人一致的選擇。”
座談會上,錢國平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學習三個方面與新生展開交流。他強調,大學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求知若渴,常學常新。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新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現場進行了答復。
付宏淵對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認真傾聽了大家的發言,并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歷。“我是湖北人,當年考大學時,我的志愿幾乎都是填的湖南。”“來長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到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百舸爭流,追隨偉大領袖的足跡。”積極參加學生活動,從長沙出發一路騎行去井岡山……回想大學時光,付宏淵數次用“刻骨銘心”來形容。
付宏淵指出,湖南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紅色熱土,“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的精神高地。三湘大地歷史積淀深厚,革命先輩燦若星辰。他勉勵大家一定要扎根湖湘大地,用革命先烈愛國憂民的崇高精神滋養情懷,以三湘兒女敢為人先的實干擔當砥礪奮進,自覺傳承紅色基因,書寫自己大學刻骨銘心的青春印記。
付宏淵寄語新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用紅色文化豐富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聽黨話,跟黨走,將個人“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長理特質人才;要用力跑出青春“加速度”,多讀書、讀好書,既要錘煉專業本領,更要滋養道德情操,努力開闊視野,胸懷家國,同時還要增強抗挫折能力,提升“爬坡過坎”“逆風飛翔”的本領;要堅持把實踐和勞動相結合,扎根中國大地,走入基層,深入農村,躬身一線了解國情民情,在社會實踐中增長知識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即將開啟的人生新篇章中,以奮進之姿勇敢逐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同學們感謝付宏淵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囑托,一致表示要牢記使命,緊跟黨走,不負韶華,發奮學習,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長理特質人才。
(文/葉正芳 圖/李泰儒 審/方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