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九點,經濟與管理學院赴靖州雕花蜜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產業化精準扶貧,暑期“三下鄉”脫貧攻堅實踐調研隊主要走訪了靖州縣農貿大市場和靖州靖寶批發市場,對銷售雕花蜜餞的近十戶批發商和零售商展開調研。
從昨天對雕花蜜餞傳承人的采訪中,了解到雕花蜜餞的生產具有極大的季節限制,再加上復雜的工藝,容易導致高質量、低產量的局面。不難發現村民對于雕花蜜餞銷售渠道仍然較為單一,即直接賣給采購商。因此團隊深入市場,從銷售環節出發,探討關于使用電商平臺的潛在可能性或者賦予雕花蜜餞更多附加價值。
因此,團隊采訪了正在農貿市場和靖寶大市場賣雕花蜜餞的商家。通過尋找和詢問,在農貿市場和靖寶大市場找到了為數不多的幾家銷售商,詢問了關于雕花蜜餞的售價,銷售量,季節波動,購買人群,進貨渠道,銷售渠道,進貨價格,商品種類等問題,在做了較為細致的采訪調查后,更近一步了解到關于銷售雕花蜜餞市場的現存問題,例如整個行業制作標準不一,價格也不一,所處于混亂的狀況,沒有一個突出的廠商能代表一個統一的標準等突出問題。
實際上,商家心里也明白這些問題,只愁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式。老問題需要新辦法解決。現在,在經過了系列的實地考察基礎上,調研團隊正在結合地方政府政策和實際情況積極籌劃當中。(文/滕馨瑤 何京,圖/何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