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下午,武漢大學楊艷琳教授應邀在經管大樓100報告廳主講金嶺學術大講堂第51期(2025年第4期),主講題目為“亞當·斯密《國富論》思想的當代價值”。院長彭新宇、副院長王治出席,12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王治主持。

楊艷琳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亞當·斯密的生平,然后圍繞《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當代價值依次展開講述。亞當·斯密被譽為“經濟學之父”,在《國富論》中,斯密首次系統地闡述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原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理論,強調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自發作用,主張勞動分工和自由貿易是推動國家財富增長的關鍵因素。他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后世的經濟理論和政策。斯密的古典經濟理論成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要來源,亦稱為西方經濟學的“圣經”,對宏觀、微觀經濟學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無論是經濟學理論研究、改革與發展實踐,還是教學與人才培養(綜合素質),《國富論》均成為當代中國的現實需要。此外,其閃光思想仍能解釋與指導當今現實,例如政府企業(“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

講座結束后,在場師生積極提問,與楊教授進行深入的交流與互動。楊教授耐心解答了師生們的疑問,分享了自己的學術見解和經驗,并向提問的師生們贈送了《國富論》著作。

王治為本次講座進行總結。非常榮幸邀請楊教授深刻解讀了經濟學中的圣經——《國富論》,這是每一名研修經濟學、管理學的學子應必讀的著作,亞當·斯密被譽為古典經濟學之父,提出了“看不見的手”。楊教授系統介紹了從亞當斯密的個人成長經歷,到國富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框架內容及思想的當代價值,時間雖短,內容非常豐富。楊教授的講座不僅帶來了對《國富論》的新認識,也對后期研究結合當前的社會經濟現實現象問題有了新的啟發,受益匪淺。希望在座的師生多讀經典,沉下心來體會經典著作中的思想精髓,不斷提升學術素養。
(文/謝妮納 圖/譚婕 一審/譚婕 二審/王治 三審/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