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學目的
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施和交通運輸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的迅速發展,低碳交通建設與智慧建養已成為我國交通建設的兩大重要主題。發展低能耗的交通運輸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成為構建“兩型”社會,促進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深入推進公路低碳交通與智慧建養,開展面向研究生的交通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服務交通強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對提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暑期學校的開辦,旨在面向未來低碳交通與智慧建養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面向研究生的交通課程學習,以進一步拓寬研究生的科研視野,增強學生們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二、主辦單位
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主辦。
三、承辦單位
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批準,“低碳交通與智慧建養”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由長沙理工大學承辦。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9人等。
學校擁有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培養)學科6個,工程學、材料科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具有授予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資格。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省部級創新團隊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學創新平臺46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個。
四、具體實施單位
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由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具體實施,依托學位點為學院重點建設的“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學校重點打造的一流建設學科,是學校首批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學科。2018年該學科進入到湖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第四輪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全國前20%。下屬二級學科“道路與鐵道工程”是交通運輸部和湖南省重點學科;建有“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5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和基地,實驗室總面積2萬余平方米,實驗設備2400多臺套,各類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
“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教授領銜,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了一支包括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在內的,職稱、年齡、學緣結構均合理的學科隊伍。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組建了“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等。團隊成員中有50余人次獲得各類國家和省部級人才工程與學術榮譽稱號。尤其在道路學科領域,團隊科研成果豐碩,近5年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研制項目、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在內的國家級項目1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學科團隊長期與國內外同行保持密切合作關系,在交通行業內具有顯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課程設置
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學習主題為“低碳交通與智慧建養”。重點圍繞低碳交通戰略與智慧建養技術的相關理論和應用技術等開展基礎課程教學和學術前沿講座。
本次暑期學校的課程包括兩個模塊:1)基礎理論課程講授;2)學科前沿知識講座。講授方式為線下線上混合教學,共64個學時,4個學分,內容涵蓋交通運輸工程領域的各二級學科方向,具體的課程設置如下:
1. 基礎理論課程模塊,學時:32,學分:2,其中:
(1)低碳與智慧道路理論、技術與應用,12學時;
(2)低碳交通理論和技術,12學時;
(3)交通系統內部與外部和諧共生問題,8學時;
2. 學科前沿講座模塊,學時32,學分:2,其中:
(1)低碳與智慧道路新材料學科方向前沿講座,12學時;
(2)低碳交通系統發展與環境學科方向前沿講座,12學時;
(3)國內外交通發展學科方向前沿講座,8學時。
六、時間和規模
本次暑期學校開辦時間為2022年7月11日-7月26日,招生規模為300人左右。
七、學術活動
本次暑期學校采取課程學習和前沿講座相結合,組織學員們開展集中學習和研討,開展一系列學術活動,主要包括:
1. 課程學習內容討論:老師在每次理論課程講授中,將安排1個學時的學習討論活動,老師提出問題,布置討論題,學生開展討論,鞏固所學知識。
2. 前沿講座學術討論:在每次講座過程中,主講專家將安排不少于1個小時的學術研討,讓學生們參與進來,學生提問,專家解惑,使學生們進一步掌握本學科前沿理論和技術。
3. 班主任組織引導討論和學習:在每天老師的課程和講座結束后,將安排下午進行學術討論,由優秀導師、博士生團隊進行導學,并選取部分學員開展成果匯報,所有學員一起參與學習和討論。
八、學員選拔和錄取
1.招生對象:以省內交通學科和交通相關學科方向的一年級及以上研究生為主,可以考慮少數外省交通學科和交通相關學科方向的一年級及以上研究生。
2.招生人數:總數300人左右,線下200人,線上100人。
3.報名方式:掃描問卷星二維碼進行在線報名。同時,為了提供更好的咨詢服務,請有意申報的同學掃碼入湖南省暑期學校QQ咨詢群:
4.報名起始-截止時間:2022年6月25日9:00-2022年6月28日24:00。
5.錄取通知:組委會根據報名時間順序確定學員名單,請大家及時關注并提前設置提醒報名。錄取通知將在2022年7月1日前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網及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網頁中的暑期學校專欄上公布。初步設定線下200人,線上100人,考慮到疫情防控等需要,原則上本校學生應參加線下學習,非本校學生選擇線上學習。由于名額有限,請慎重報名,報名成功后不補錄也不能轉讓名額。
6.前期準備:(1)7月3日前完成針對錄取學員的準備工作(包括建群、資料準備、結業要求、獎品等);(2)7月5日前完成針對授課教授的準備工作(包括時間溝通等);(3)7月8日前完成針對線上、線下授課環境的準備工作(包括物資準備、設備調試等)。
九、結業要求及優秀學員
1.課程結業要求:學員需完成7月11日-7月26日所有課程內容并提交結業作業。
2.優秀學員的基本要求:(1)滿勤;(2)積極提問并參與討論1次及以上;(3)作業打分85以上;(4)如不同時滿足以上條件者,若作業分達90分及以上且老師評價優秀的也可被評定為優秀學員。
十、學員待遇安排
由于本次暑期學校采取線上線下混合授課教學的形式,校內學員由學校統一辦理住宿手續,參加線下學習;校外學員同步參加線上學習,因此,不安排校外學員的食宿。將向所有參加暑期學校的學員發放暑期學校特色服裝及學習用品。
十一、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 趙老師
座機:0731-852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