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的同伴效應研究
2019年06月05日 10:51         所屬學院: []          點擊:


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

項  目  申  報 

 

項目名稱:

  •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

  • 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后即可在線瀏覽  或

  • 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后即可在線瀏覽  或

  • 下載此 PDF 文件

名稱

長沙理工大學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      業

性 別

聯系電話

王樂琰

201742070402

會計學

13550366937

蔣浩宇

201742070139

會計學

13975500729

湯宇豪

201741070131

會計學

13215510529

陳晚葶

201742070404

會計學

15243676396

張文婷

201742070422

會計學

15071975176

指導教師

高揚

職稱

講師

項目所屬一級學科

工商管理

項目科類(理科/文科)

文科

學生曾經參與科研的情況

陳晚葶,2015年4-8月,參與第31屆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項目:“你的成績提高了嗎?——對新余輔導機構的研究”

指導教師承擔科研課題情況

1.2017.5-2019.9,主持湖南省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項目“競爭戰略對企業信息環境的影響研究”

2.2015.6-2018.6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政府會計信息呈報格式的決策價值研究”

3.2012.9-2014.6,參與湖南省教育廳項目“政府會計改革研究——基于對中國政府會計環境的調查”

4.2010.9-2012.12參與湖南省教育廳項目“權力制衡視角下的政府審計效能研究”

5.2010.9-2012.6參與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項目“高速公路企業集團現金流量管理模式研究”

6.2010.9-2013.6參與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項目“鳳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資金監管模式研究”

一、項目研究和實驗的目的、內容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1. 研究目的

隨著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人人貸”、“拍拍貸”、“宜人貸”等P2P信貸平臺以及“京東白條”、“螞蟻花唄”等電商消費信貸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網絡信貸消費逐漸盛行,新生代90后大學生更是網絡信貸消費中的主力軍之一。

而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或多或少會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影響。晉朝文學家和哲學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即強調了同伴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那么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是否會受到同伴(比如室友、同班同學等)的影響呢?這種影響在不同環境中以及對于不同特征的個體有何差異?

因此,本項目擬結合目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現狀,從同伴效應的角度研究我國大學生的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一方面,通過實際調查數據檢驗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是否存在同伴效應及其影響因素,有利于豐富同伴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研究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同伴效應的截面差異,厘清同伴效應中影響較大的關鍵個體特征或情景,以期為學校進行新生班級劃分或宿舍分配提供科學的建議,從而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信貸進行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習慣。

2. 研究內容

(1)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網貸平臺多達百余家,名校貸、趣分期、分期樂、螞蟻花唄等等,大學生利用網絡信貸獲得資金或進行消費也日益普遍和盛行。然而,大學生網絡信貸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的P2P信貸平臺獲取資金,幫助完成學業或是進行創業;另一方面,網絡信貸的便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學生的消費欲望,促進了大學生提前消費或是過度消費行為。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現狀,具體包括大學生利用網絡信貸進行消費的比例、途徑、消費的主要領域、逾期情況、還款資金來源等等,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原因。    

(2)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同伴效應的存在性研究

近年來各地高校“學霸寢室”、“最牛班級”等相關新聞陳出不窮,這些現象的背后值得我們深思。在大學教育階段,同伴對學生行為和成長會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教育中的同伴通常包括宿舍、班級、年級或學校等同一個群體的成員,特定群體內同伴背景、同伴現在的行為及同伴的產出對學生行為或產出的相互影響稱為同伴效應。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是否存在同伴效應,同伴效應的影響有多大?本課題將基于問卷調查的具體數據,以隨機分配的宿舍為單位,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的同伴效應進行量化研究,實證檢驗同伴關系對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

(3)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同伴效應的影響因素分析

對于不同特征的個體(比如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源地、獨生子女與否、性別、年齡、所學的專業等)以及在不同的環境中(比如高校所在地區,是否重點高校等),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受同伴影響的程度會存在一定差異。本課題擬根據相關數據,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同伴效應的截面差異進行分析,從而明確影響同伴效應的關鍵因素,為如何合理引導大學生行為提供決策建議和理論支持。

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行業自身還處于不斷調整之中,監管機構對網貸金融機構的管理也不盡完善。近年來,“大學生身陷網貸泥潭無法按期還款而自殺”,“女大學生裸貸”等校園貸問題頻現。本課題擬結合目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相關問題,從內外兩方面找出問題產生具體的原因。

(2)同伴關系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的影響

大量的研究表明同伴對于個人行為和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Coleman et al.(1966)最早指出同伴的作用是僅次于家庭背景的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Harris(1998)則認為,同伴作用才是兒童成長的唯一決定因素。本課題擬根據問卷調查的具體數據,實證檢驗同伴關系對于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影響,并進一步結合個體特征和環節特征,分析不同情形下同伴關系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影響的差異。

(3)利用同伴效應特征提出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消費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實證分析結果,理解影響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同伴效應的因素,利用同伴效應特征為高校進行大學生教育和管理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信貸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4. 研究方法

本項目擬采用研究與定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搜集和整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問卷調查,并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以期得出科學合理的研究結論。具體研究方法包括:

1文獻研究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同伴效應、互聯網借貸、大學生信貸消費等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總結,充分吸收相關研究成果,形成本項目的研究基礎;

2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星”這一互聯網平臺,針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相關問題,向全國范圍內的高校在校生發放網絡問卷進行在線問卷調查,并在問卷調查環節設置抽獎或發放一定的酬金以增加有效問卷的回收率,預計回收有效問卷200份以上(以宿舍為單位);

3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搜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在描述性統計的基礎上,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考慮到大學生對于同伴選擇存在的選擇效應(Selection Effect)以及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存在的反身問題(Reflection Problem),本項目擬以大學中隨機分配的宿舍為單位來研究同伴效應,并采用滯后一期的同伴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作為解釋變量來解決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具體模型設定為:,其中,被解釋變量是宿舍c 中學生i 的標準化網絡信貸消費金額; 是學生i 的宿舍同伴(除學生i 本身之外)的滯后一期同伴標準化網絡信貸消費金額系數 表示本文需要估計的同伴效應 代表一系列個人特征的控制變量,包括學生性別、民族、生源地是否為城市、是否獨生子女、大學入學的標準化高考成績、是否黨員以及專業 是代表宿舍樓層和年級學校是否為211高校、學校所在省份等控制變量分別代表相應控制變量的系數為隨機擾動項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1)大學生行為中同伴效應的相關研究

同伴效應是指特定群體內同伴的背景、行為及其產出對他人行為或產出的影響,大學教育中的同伴通常包括宿舍、班級、年級或學校等同一群體的成員。同伴關系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廣泛存在,其中學業成績受到的關注最多。

同伴效應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Coleman et al.(1966)最早指出同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僅次于學生的家庭背景。Harris(1998)則認為,同伴作用是兒童成長的唯一決定因素。大量的實證研究都證實了同伴效應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其中,Henderson etal. (1978)控制學生的家庭、老師和學校的特征,用班級的平均 IQ 作為度量班級同伴效應的指標,發現班級的平均 IQ 在回歸模型中顯著,說明班級的同伴效應在說法語的學生中普遍存在。Hanushek et al. (2003) 則利用年級同伴過去的平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同伴效應的指標,發現同伴效應顯著影響學生考試成績。高等教育領域同伴效應的研究在近幾年也迅速發展起來,但對同伴效應與學業成績的關系尚有爭議。部分研究表明同伴效應是存在的,如 Hoel et al.(2003)Hasan(2013)證實了大學生學業成績同伴效應的存在。此類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Sacerdote(2001)Zimmer-man(2003),二者分別利用達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和威廉姆學院(Williams College)新生入學時隨機分配宿舍的自然實驗,解決了個人自我選擇同伴可能導致的偏差問題。Sacerdote(2001)發現,大學生學業成績存在正向的宿舍同伴效應,即如果舍友的平均學分績點高,則該生的績點也高;而Zimmerman(2003)發現,成績優秀的舍友對于成績差的舍友有負面影響。此外,也有不少研究顯示大學生學業成績的宿舍同伴效應不存在,比如 Foster(2006)。?zlem &Nuran(2017)通過對土耳其護理學生的對照實驗,并進行評估,得出同伴教育應該作為本科護理教育的一部分。Ryan et al(2017)則通過對美國海軍學員的調查,得出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同伴效應不同,由于同伴效應的根本機制不同,同伴外溢效應會改變方向。而Magda et al.(2018)則提出了同伴反饋系統,通過對學生環境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同伴合作能力,并認為其中導師的引導起到了很大作用。

國內對于大學生行為中同伴效應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權小娟(2015)和張羽等(2011),二者都選取大學一年級本科新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宿舍同伴對大學生學業成績存在正向影響 。另外,溫寧(2014)通過對大學生寢室同伴效應的調查,對同學的績點進行調查,個人績點和同伴進行相關分析,建立回歸模型,得出大學生寢室同伴效應對室友成績有很大的影響。梁耀明何勤英(2017)采用某一本院校3460名本科生的數據,實證檢驗了大學生學業成績的宿舍同伴效應。研究發現,學業成績的宿舍同伴效應平均來看顯著為正。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學習能力個體受同伴影響的效果不同,低學習能力者的學業成績隨著同宿舍高或低學習能力者比例提高而下降。

2)大學生信貸消費的相關研究

Feinherg (1986)通過研究大學生信用卡的使用情況表明,信用卡相關的刺激物存在與不存在的情形相對比,有刺激物存在的情況下,購買動機更強烈、購買可能性和花費金額更大、購買決策時間更短,說明購物物理情景中特定刺激因素對購物花費有強化作用。Yang (2005)通過研究大學生的信用卡態度(12)、金錢態度和信用卡持有,表明信用卡持有數量與態度的情感、行為維度呈正相關,認知維度與金錢態度的迷惑、權利、保持和缺乏等維度呈正相關,與努力維度呈負相關,這些相關關系在男女之間有顯著差異。Kruppa J, Schwarz A, Arminger(2014)認為隨著現在分析工具的不斷發展,有利于提升人們信貸消費水平,降低信貸消費的風險,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貸款業務的風險管理在不斷增強。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管理方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有利于未來的信貸消費陽光發展。Federico Ferretti通過消費信貸信息系統,以克服信息的不對稱以及消費市場的逆向選擇性問題。此外,研究了信貸體制問題和監管政策的信用報告,促進消費信貸市場一體化。

近年來,國內學者針對大學生信貸消費問題,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討論。劉雪(2015)通過對大學生消費現狀的研究,得到大學生信貸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管理風險,提出通過轉變大學生消費觀念銀行等金融機構完善經營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大學生征信體系等方法,促使大學生信貸消費朝著健康方向發展。李巍和張虎(2009)通過對大學生信用卡發展情況的調查,提出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中的問題,包括大學生信用卡的泛濫,以及過度消費,導致大學生出現信用和學業的雙危機,并指出要嚴格大學生信用卡辦理,對大學生信用卡業務進行一定調整。用來積極引導社會樹立”、“”、“觀念。彭志浩等(2017)基于對武漢市 7 所高校大學生問卷調查數據,通過對使用螞蟻花唄進行消費支付的大學生群體分析,以及因子分析與 logistic 回歸分析,得出螞蟻花唄對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在消費態度與消費結構等消費行為上帶來的改變。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針對大學生行為中的同伴效應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學業行為和學業成績方面,對于大學生信貸消費方面的研究,以討論現狀和分析問題的規范研究為主。較少有學者研究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的同伴效應。因此,本文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數據,對我國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的同伴效應進行量化研究。

2. 參考文獻

[1] Coleman, J.S. , Campbell, E.Q.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Z].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Welfare,1966.

[2] Harris, J. R..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TurnOuttheWayTheyDo[M].New York:TheFreePress,1998.

[3] Henderson, J.V., Mieszkowski, P., Sauvageau, Y.. Peer Group Effects and Educational Production Function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8,(10):97-106.

[4] Hanushek, E., Kain, J., Markman, J., Rivkin, S.. Does the Ability of Peers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3,(5):527-544.

[5] Hoel,J.,Parker, J.,Rivenburg, J..A Test for Classmate Pe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J].Portland, 2003, 99(1):184-203.

[6] Hasan, S.. The Mechanics of Social Capit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n Indian Col--leg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3,78(6):1009-1032.

[7] Sacerdote, B.. Peer Effects with Random Assignment: Results for Dartmouth Roommat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116(2):681-704.

[8] Zimmerman, D. J.. 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s: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2003,85(1):9-23.

[9] Foster, G.. It's Not Your Peer, and It's Not Your Friends:Some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Educational Peer Effect Mechanism[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 2006, 90:1455-1475.

[10] Magda B.L. Donia;Thomas A. O'Neill;Stéphane Brutus.The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pe--er feedback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of student teamwork skill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61:97-132.

[11] ?zlem C. Gürkan;Nuran K?mürcü.The effect of a peer education program on combat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7,57:154.

[12] Ryan R. Brady;Michael A. Insler;Ahmed S. Rahman.Bad Company: Understanding ne-gative peer effects in college achieve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7,98:209-311.

[13] 權小娟.大學成績的同伴影響研究:基于多層次模型的分析 [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5):66-76.

[14] 張羽,楊斌,張春生,朱恒源.中國高校班集體制度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實證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133-142+158.

[15] 溫寧,王佳園.大學生寢室同伴效應對學習的影響[J].學園.2014,(17)45.

[16] 梁耀明,何勤英.大學生學業成績的宿舍同伴效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7,(4)83-88.

[17] Feinherg Gray,How TeenagersSpend The Family Dollar[J],American Demographics,1986(12):38-40.

[18] Yang Music piracy on the web-how effective are anti-piracy arguments? Evidence fr--om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2005(28):289-310

[19] Kruppa J, Schwarz A, Arminger G, et al. C Consumer credit risk assessment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4,40(13): 25-41.

[20] Federico Ferretti. Consumer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 Too little attention paid by Lawyers?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2007.

[21] 劉雪.淺析大學生消費信貸[J].決策與信息.2015,(15)93.

[22] 李巍,張虎.對當代大學生信貸消費問題的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09,(3)55-56.

[23] 彭志浩,楊珂,許子萌.“螞蟻花唄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對武漢市 7 所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46-50.

三、本項目學生有關的研究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

1. 項目小組研究課題進行了充分討論,擬定了研究方案,完成調查問卷的設計和在線問卷試發放;

2.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的相關問題有了一定了了解,梳理和總結了同伴效應相關的研究成果,為本項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3. 小組成員初步學習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以及SPSS統計軟件的基本操作,掌握了進行項目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項目的創新點和特色

1. 研究視角的創新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目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盛行,其中風險和問題頻現。由于在我國大學教育階段,學生一般需要住校進行獨立學習和生活,同伴關系(班級、宿舍)對學生成長的各方面都產生直接影響。國內外學者多側重于研究大學生學習行為和學業成績方面的同伴效應,較少有研究探討同伴關系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因此,研究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的同伴效應,研究視角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2. 研究思路的創新

本項目擬采用問卷調查的具體數據來對我國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中的同伴效應進行量化研究,不僅實證檢驗同伴關系對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的影響程度,還進一步深入探討不同個體及不同環境下這種同伴效應的截面差異,研究思路較為新穎。

3. 研究方法的創新

為了廣泛了解我國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的現狀以及不同地區和不同高校之間的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行為差異,盡可能消除樣本選擇偏差,保證結論的可靠性,本項目擬采用“問卷星”網絡平臺來進行在線問卷調查,以充分搜集數據。同時,對某些高校學生進行現場或在線訪談,深入挖掘網絡信貸消費現象背后的具體動因。

五、項目的技術路線及預期成果

1. 技術路線

    本項目研究的技術路線如下:

2. 預期成果

(1)發表論文兩篇

(2)撰寫研究報告一份

 

 

六、年度目標和工作內容

1.2018年1-3月:選題、文獻梳理及理論分析。擬定項目選題,梳理相關文獻,建立理論分析框架并完成相關的理論分析。

2.2018年4-10月:數據的搜集、處理與實證分析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搜集實證研究部分所需的全部數據相關資料,進行實證檢驗并對結果進行解讀

3.2018年11-12月:論文的撰寫與發表。將理論分析部分與實證分析部分進行綜合,撰寫小論文兩篇并進行投稿。

4.2019年1-3月:完成研究報告,項目結題。對項目研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整理相關資料并結題。

 

指導教師意見

 

 

該項目選題新穎,研究思路清晰,設計合理,論證充分;項目研究團隊組織協調能力強,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潛力。

同意申報!

 

 

 

 

 

簽字:                日期: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