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通字〔2011〕26號 各院(部): 自2003年學校合并以來,我校人才培養方案經歷幾次修訂,各專業總畢業學分數和各課程(環節)學分學時數都有很大調整。目前,我校大量課程所使用的教學大綱仍是2006年所制訂的,與現有執行計劃有很大差距。為將教學改革思路融入課程教學當中,進一步明確課程教學要求,規范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決定在今年開展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修訂范圍 2010年版《本科生學習指南》中所有必修、限選及全校性選修課程,各院(部)的具體制訂課程名單見附件1和附件8。 二、制訂原則 1.適應性。教學大綱應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層次對教學內容的特殊要求。 2.前瞻性。教學大綱應較好地反映本課程所在領域的先進成果及其發展趨勢,充分體現教學改革的成果,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進一步深造及教師不同教學風格的展現留有發展的空間。 3.一致性。先承后續、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求協調一致,以減少有關知識講授的簡單重復。 4.協調性。教學大綱修訂中要處理好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養提升的關系,做到三者的協調統一。 三、教學大綱修訂要求 1.要求各教研室在深入調研、集體研討的基礎上修訂教學大綱。 2.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教學大綱的制訂,由開課教研室負責,并充分征求相應專業教研室對教學內容的要求;各專業教研室若對基礎課、技術基礎課有特殊要求的(低要求或高要求)的,應主動與開課教研室商討,提出具體要求。對于一些專業基礎課程和主干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建議學院征求用人單位的意見予以修訂。 3.教學大綱基本內容的撰寫,不能照搬教材以章節的形式出現,應根據課程教學要求,以知識點的形式進行撰寫。 4.教學大綱起草人要求由講授該門課程兩屆以上,且具備講師及職稱的教師擔任。 四、其他要求 1.修訂好的教學大綱,需有起草人、審核人和課程負責人親筆簽名,經院(部)主管教學負責人審核簽字、院(部)蓋章后,于9月20日統一交教務處。 2.教學大綱模板。此次教學大綱修訂,教務處根據課程門類,提供了理論課程(含實驗上機實訓)、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其他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等5種教學大綱模板,請各院(部)根據相應模板進行教學大綱修訂,具體模板見附件2—6。 3.2006制訂的已有課程教學大綱電子文檔,可在教務處網頁培養方案欄目中的教學大綱中查找參考 (網址:http://210.43.188.40/jwc/rcpy/5.htm)。 4.相關聯系人及辦公地點: 理論課程教學大綱聯系人:粟老師,85258565,一辦公樓A102室; 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教學大綱聯系人:傅老師,85258562,一辦公樓B106室;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教學大綱聯系人:馬老師,85258561,一辦公樓B105室。 教務處 2011年7月4日 附件: 附件2:理論課程教學大綱模板 附件3: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教學大綱模板 附件6: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大綱模板 附件8:各院(部)需修訂課程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