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四川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余樂安應邀為“經管學院經濟學專業前沿系列名師專題課程”第二講開講,講座主題為“人工智能3.0與金融應用場景”。本次講座在12教200報告廳舉行,院黨委書記丁丹、副院長(主持工作)彭新宇出席,校內師生200余人參加。本次專題課程由副院長劉堅主持。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業應用的深度與廣度不斷推進,已成為金融業創新發展、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驅動力。余樂安教授從身邊的人工智能案例出發引出主題,通過梳理回顧歷史上的中外“人機大戰”歷程,從90年代深藍大戰卡斯帕羅夫,到當今史上最強GPT-4的誕生,生動闡釋了人工智能的火爆與發展的迅速,指出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從人工智能發展概述、人工智能之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的金融應用場景、人工智能從2.0邁向3.0時代、AI3.0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是場景為主、數據為王,在新型計算架構已滿足所需算力的背景下,場景化數據集的規模和質量,可能是下一個瓶頸,從行業角度看,金融將是人工智能率先突破的場景之一。余教授重點闡釋了智能賬戶+用戶畫像、智能路由+支付工廠、智能搜索+金融圖譜、智能財管+風險控制、智能投顧+資產配置、智能資管+量化交易等八大人工智能的金融應用場景,并指出了AI3.0面臨的如何創造出智能新產品、如何成功創造出新的智能應用系統、數據制約、環境制約等八大未來挑戰。
余樂安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見解深刻,豐富的知識含量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科技力量的科普盛宴,讓廣大師生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拓展了學術視野,同時也意識到了科技力量帶給金融業的危機感,使大家受益匪淺。
(文、圖/ 張在美 審/劉堅 丁丹)
主講人簡介:余樂安,現任四川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國際信息技術與量化管理學會會士、亞太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出版專著5部,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先后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獎勵。主要研究領域為商務智能、大數據挖掘、經濟預測、金融科技與能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