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土木工程學院專業前沿系列名師專題、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之大師引領系列講座在云塘校區工科二號樓B302舉行。教育部“長江學者”、深圳大學任偉新教授應邀主講,報告由我校兼職教授、國家特聘專家蔡春聲主持,土木工程學院200余名師生參加。
任教授首先介紹了深圳大學的城市智慧交通與安全運維研究院的人員組成及研究方向,展示了研究院在智能感知、性態研判、災變防護、智慧管理方面的成果。緊接著任教授以有限元方法為例,講述所帶研究生在創新性成果形成之路上的探索。匯報以人物故事為線索,談了他所帶研究生針對通用有限元方法在模擬裂縫時無法回避的奇異點問題,在幾百種差分函數中尋找到一種三角小波函數。利用三角小波的正交性、連續性特點,逼近裂縫周邊的真實應力場,解決了傳統計算策略所需網格密集且計算精度低、效率低下的不足,由此提出了基于三角小波插值函數的有限元方法,并展示了所帶學生的豐碩產出。
任教授由此引出對土木工程行業創新的思考,他認為創新性工作需要在熟悉現有工作的基礎上開展,需要打好基礎。創新并不局限于理論創新,還包括試驗創新、集成創新等,他鼓勵研究生打開思路,勇于探索,并借用愛因斯坦的話鼓勵大家爭做依靠興趣、激情來創新的第三類人。
報告后,與會師生與任教授進行了熱烈交流與討論。本次報告以若干人物故事為線索闡述研究生創新工作,深入淺出,讓各位師生受益良多。
任偉新,橋梁工程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1996年批準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特聘教授,城市智慧交通與安全運維研究院執行院長,極端環境綠色長壽命道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深圳市海上基礎設施安全與監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橋梁與隧道工程崗位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享受特殊津貼專家。連續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入選全球學者學術影響力排行榜,愛思唯爾(Elsevier)2016-2021年近5年結構健康監測、損傷識別和模態分析領域學術產出全球排名第一。
(文/楊旭 黃敦文 圖/白皞 審/曾鈴 陳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