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上午,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前沿系列名師專題課程”的第九講圓滿舉行。本次講座特別邀請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武漢大學彭智勇教授。彭智勇老師為我們作了題為“對象代理數據庫系統: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應離之作”的精彩報告。我院師生共200余人參加了此次報告會,活動由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章登勇主持。
章登勇代表學院熱烈歡迎彭智勇教授的到來,并向參會師生介紹了彭智勇教授在科研方面的豐碩成果,以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講座的開篇,彭教授首先介紹了數據庫的發展歷史。他以自身切實感受為引導講述著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從起初需占據整棟樓的大型機過渡到單房間體量的小型機。針對這一歷史過程,彭教授以本人在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攻讀期間的計算機發展所見所聞為基礎,生動描述了一段計算機技術下數據存儲的便利性演進。彭教授深入剖析了什么是面向對象的概念,以及為什么要面向對象。面向對象是相對于面向過程而言的,面向對象方法,把相關的數據和方法組織為一個整體看待,從更高的層次進行系統建模,更貼近事物的自然運行模式。彭教授指出為了更貼合個體的整體指向性,面向對象方式便成為了數據存儲的重要方式,進而引導著出現面向對象的數據庫探索與研究。而為便于管理多個對象的數據形式,彭教授向同學們了介紹了本人所研究的對象代理模型,并詳細講解了所研制的對象代理數據庫管理系統TOTEM。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引人入勝,以親身見證我國數據庫技術發展的視角引領同學們感受大數據時代下的技術演進,激發了大家對這一國家重點領域的濃厚興趣。彭智勇教授的精彩演講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與會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人物介紹:彭智勇,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國務院軟件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常務理事、數據庫專委會副主任、大數據專委會成員。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863數據庫重大專項課題。曾獲得中創軟件人才獎,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長期從事數據庫研究,提出了對象代理模型,并研制了對象代理數據庫管理系統。
(圖/文:趙陽洋、包博文、劉俊 一審:李秋桂 二審:蔡爍 三審: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