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新民’二字即取自于此。”4月27日下午,繼教學院黨總支班子成員、各支部書記、學生黨員和發展對象一行30多人,來到新民學會舊址。黨總支書記何純芳為大家上了一堂“情景微黨課”。
進入新民學會舊址,大家循著長廊曲徑,穿過古樸而靜謐的竹木屋舍,依次參觀了陳列室和蔡和森故居。那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件件文獻實物,為大家生動地敘說著一百年前,在這看似簡陋的庭院中,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革命先輩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而艱苦奮斗的情景。
在隨后的微黨課中,何純芳講述了新民學會的建立、發展過程和時代意義。新民學會是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五四運動時期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的革命團體。新民學會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奠定了思想、人才和實踐基礎,做好了思想理論的探索和干部隊伍的準備,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中國革命史上,新民學會是五四運動時期全國影響最大的革命團體,被譽為“建黨先聲”。
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回顧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新民學會建黨先聲”與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淵源極深。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黨的創始人,在組織新民學會為救國救民而探索奮進中,為共產黨人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探尋了方向,提供了路標。
他強調,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正如火如荼地開展,4月25日,正在廣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并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百年黨史中包含豐富的紅色歷史、蘊藏著紅色文化,全體黨員尤其是青年學生黨員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將自己根植于這片“紅色沃士”中,把紅色基因貫通血脈、融入靈魂,化為前進的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動擔當,接續奮斗。(文 徐彥/圖 劉卓明/審 方碧波)
上一篇:繼教學院教工黨支部開展“學史增信”專題學習 下一篇:重溫百年黨史 堅定“四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