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提升行業技術支撐能力,加快推進我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10年12月在全省組建了三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產學研結合創新平臺。其中湖南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產學研結合創新平臺是以我校土木與建筑學院牽頭、全省多家知名的建筑設計、工程施工和產品生產單位共同打造的一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產學研結合創新平臺,于2010年獲準立項。項目首席專家為我校副校長
該創新平臺建設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升我省建設行業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為目標,以研究、應用、推廣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域重點技術為主要內容,實現應用研究與產業需求對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我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結合實際、突出重點。
結合我省實際,圍繞行業發展需求,重點對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突破瓶頸制約。
2、立足當前、著眼未來。
根據當前行業現狀,整合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資源,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創新意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加速成果轉化,著力促進我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產業可持續發展。
3、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立足企業實際需求,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有效模式,滿足各方共同利益,自愿結合、平等協商,建立科學高效的產學研結合創新平臺運行管理機制,增強合作動力,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長效結合。
三、基本職能
1、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究開發
跟蹤國外最新研究動態、獨立地承擔并完成國家和省、部下達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方面重大的科研項目及有關規范、規程的修編,進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的新體系、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結合我國南方的人文、氣候特征,解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方面設計、施工、檢測和維護管理中的各類技術難題。
2、開放型技術服務
創新平臺實行對外開放,承接國內外委托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方面各類產品開發、材料性能實驗、模擬實驗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接受國內外同行來校、利用實驗室先進的儀器設備開展合作研究。承擔我省、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評價、預測和定期檢測。同時使該創新平臺成為我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的信息平臺,能為該地區乃至全國的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方向的信息服務。
3、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我國南方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歷史短,建設速度快,許多從國外和外省引進或自行開發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還未來得及充分消化、吸收、總結和積累經驗便已被應用于工程實際。該創新平臺盡快將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的施工技術裝備應用到建設中,提高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建設水平。
4、促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評價水平的提高
采用先進的評價方式和實驗檢測設備,快速、客觀、準確、系統、周期性地測定評價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使用性能,并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
5、人才培訓
創新平臺不僅能滿足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各有關學科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專門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能承擔各種圍護結構節能新材料的研究開發、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任務,還能承擔各種層次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實驗檢測人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和短期培訓任務。
四、運行方式
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牽頭單位主管,各合作單位參與;實行主任負責制;研究、開發和實驗項目具有可開放性,面向社會。
針對湖南省的實際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問題,采用“委托研究、聯合攻關”的形式開展合作。湖南省建設廳每年確定一批研究項目,委托平臺研究。平臺也可自行申請項目,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部門審批。
獲批平臺建設一年后,將由我廳組織考核驗收,驗收合格的,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授牌。
上一條: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名貴藥用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 下一條: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程技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