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帶頭人:蔣昌波 教授
依托學科:水利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河口、海岸動力學及泥沙運動
(2) 海洋災害形成機理及防災減災
(3) 河流湖泊演變規律與治理工程
(4) 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
批準時間:2019年12月17日
建設背景和意義:
海岸帶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地位特殊,其涉及的領土、領海、毗連區及專屬經濟區等相關權利和利益十分巨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加強海洋資源開發、港口和國防建設等急迫需要,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南海島礁已成為我國控制海洋、開發海洋的關鍵點和制高點。
眾所周知,南海所處海洋多尺度、多物理場動力環境極其復雜,位于熱帶的南海島礁受臺風、風暴潮等災害的影響頻繁,島礁地貌在強風浪場、造礁生物以及人類活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表現出較高的動態性,部分島礁在風浪流的作用下,出現嚴重侵蝕,造成島礁分割和面積較大萎縮,加之近年部分島礁工程實施,也使得島礁的地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島礁的動態演變及其穩定性已成為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掌握南海島礁演變機制,科學預測其中長期的發展趨勢,是實現保護島礁生態環境和科學開發島礁的前提,也是維護國家主權、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屬于“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綜合運用現代觀測技術和數值模擬技術,結合數據挖掘技術,全面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南海島礁演變機制,是南海合理開發利用的必要工作,是島礁研究的新內容、新課題,既緊扣了國際研究前沿,又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軍事價值和廣泛的實用意義。
團隊建設目標:
為加強對湖南省本科院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國內一流培育學科——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科的建設、加快推進長沙理工大學“百強”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聚焦學科前沿和國際視野,深入挖掘和整合水利工程學科現有科研力量,提升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科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形成科研特色與優勢,以進一步提升本學科的整體科研水平,增強學校的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能力,擬通過創新團隊建設,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培養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工作者;逐步造就一支國際知名的研究群體,力爭用三年的時間在海岸帶開發利用與防災減災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水利學科高級人才培養基地,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成一支在海岸帶開發利用與防災減災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創能力的學術隊伍,能持續跟蹤和引導本學科的發展方向;積極參與國內外大型甚至特大型水運、水利、海岸工程項目的建設實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成果不僅可運用在海岸帶開發與保護、海岸防災減災等方面,還可在河流湖泊開發與綜合治理、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災害防治、水環境保護等方面推廣運用,既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又服務于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我校“百強”大學和“雙一流”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
本團隊成員均為博士,依托“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基于團隊主持的2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3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聚焦國際學科前沿,十余年來在“海岸工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先后榮獲各類獎勵11項,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收錄90余篇,2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獲發明專利30余項、軟件著作權3項。
以此為基礎,2013年在“海岸工程(E0909)”領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全球氣候變化下的近岸水沙動力特性及其岸灘響應機制研究”。結題后,于2018年在“海岸工程”領域再次獲批重點基金項目“基于數據挖掘的南海島礁演變機制及多尺度模擬預測技術研究”,是國內在“海岸工程”領域唯一的兩次獲重點基金資助單位,奠定了團隊在該研究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本團隊擬通過3年建設,使我校在“海岸工程”領域的研究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大幅提升我校“水利工程”的學科排名,顯著提升“水利工程”學科對我校ESI工程學的貢獻率。
(1)團隊帶頭人
團隊帶頭人蔣昌波教授主要從事海岸動力學及泥沙研究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研究,在水利科學與海洋工程相關的幾個重要領域:海岸動力學、泥沙運動力學、水沙數值模擬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學術成績,同時參與制定基金委學科發展規劃,為水利科學與海洋工程的學科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8項,其中重點基金2項、重點研發計劃培育項目1項,獲省部級獎勵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SCI/EI檢索80余篇,2篇入選“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獲發明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3項。指導碩、博研究生60余人,指導學生獲省優博1篇、省優碩5篇。先后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
作為我校“水利工程”學科帶頭人,2005年組織申請并獲批“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授權點,2018年組織申請并獲批“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2019年組織申請并獲批“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7年組建了“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組建了“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2)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① 將該科研創新團隊建設成為水利工程學科國內領先的科研創新團隊,構建一支業務水平高、專業素質硬、技術全面、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② 積極培養學術領軍人才,新增省級以上人才工程3人。
③ 圍繞團隊技術方向及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招收碩、博士研究生,每年培養博士研究生1~2人、碩士研究生30~35人,并實現團隊與海外著名高校研究生的聯合培養。
聯系人:蔣昌波
聯系電話:0731-8525801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