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新能源汽車先進試驗檢測技術
報告人姓名: 石曉輝
報告人所在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上午9:0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214244042
報告人簡介: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科協副主席。教育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與控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重慶清研理工汽車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中央聯系專家、中國兵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公路學會自動駕駛專委會副主任、重慶軍民融合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重慶汽車摩托車行業協會會長。主要研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試驗檢測技術、虛擬仿真試驗技術和新型無人機動平臺等。帶領團隊在超輕型無人平臺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獲軍委科技委高度評價并提前給予連續支持。在國內率先研發出轉速達22000轉/分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試驗臺、加載EMC測試臺、智能下線檢測系統和自動變速器系列試驗臺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裝備并在主流企業廣泛應用,牽頭分別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中國汽車工業一、二等獎和國防科技二等獎等獎勵。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柔性電子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
報告人姓名: 黃永安
報告人所在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上午9:4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214244042
報告人簡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學探索獎”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柔性電子制造團隊帶頭人。致力于新興柔性電子技術研究,包括:柔性電子系統(飛行器智能蒙皮、穿戴式電子系統、機器人電子皮膚、柔性顯示等)和柔性電子制造(高精度噴印制造技術與裝備、激光剝離/巨量轉移技術與裝備、復雜曲面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微等離子體加工技術與裝備等)。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Nature Comm.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0余篇,出版中文著作2部、英文著作2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余項,美國專利4項,并實現重大成果轉化;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特別金獎。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深耕內容,優化服務,著力打造全媒體傳播學術生態圈
報告人姓名: 張彤
報告人所在單位:《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主任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上午10:4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214244042
報告人簡介:《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主任、中文刊副主編,編審。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 。榮獲第5屆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銀牛獎”,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編輯,多次榮獲機械工業出版社優秀期刊編輯稱號。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近20年,獨立譯著科普圖書5冊。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評價
報告人姓名: 章新杰
報告人所在單位:吉林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上午11:1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214244042
報告人簡介: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研究方向為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智能運載系統的測試與評價;兼任Automotive Innovation執行副主編、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副主編;曾獲FISITA Manuel Junoy Award、SAE Ralph R. Teetor Educational Award和中國汽車工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融合車路協同的智能駕駛理論、方法與實踐
報告人姓名: 殷國棟
報告人所在單位:東南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下午14:3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546283152
報告人簡介: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東南大學黨委委員、教務處處長、四牌樓新生培養管理辦公室主任,東南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江蘇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中文期刊論文的投稿與寫作交流
報告人姓名: 馬勇
報告人所在單位:《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副主任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下午15:1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546283152
報告人簡介:《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副主任,副編審,AAP、《吉林大學學報》等多個中英文期刊審稿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編輯;參與國家級項目近10項,主持和參與其他各類項目20余項等。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智能網聯車輛預測節能優化控制及系統研制
報告人姓名: 高炳釗
報告人所在單位:同濟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下午16:0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546283152
報告人簡介: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汽車研究所副所長,智能動力系統控制研究室主任,獲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以及機械工程專業雙博士學位。2015年度國家優青、自動化學會車輛控制與智能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IFAC T.C. Automotive Control委員。研究方向為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優化、汽車控制與智能化,發表IEEE匯刊、ASME匯刊、VSD等控制和車輛權威期刊論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30余件,含美國發明專利2件。曾獲自動化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吉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多項學會優秀論文獎。電動汽車動力傳動控制系統的科研成果獲得產業應用。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最優控制理論、方法及在重載列車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報告人姓名: 胡云卿
報告人所在單位:中車株洲所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下午16:3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546283152
報告人簡介: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中車株洲所基礎與平臺研發中心主任。獲評“中國中車資深技術專家”、“茅以升鐵道工程師”,入選“湖湘青年英才”支撐計劃。主要從事軌道交通車輛動力學控制和智能控制領域的基礎理論與工程化研究,擔任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先進軌道交通專項課題負責人。帶領團隊攻克了虛擬軌道列車自動循跡、礦山自卸車運行環境全天候感知等全新難題。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高水平論文26篇,授權發明專利15件。獲中國發明專利金獎1項、“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1項、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
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機電液復雜系統動力學特性與智能控制方法
報告人姓名: 章杰
報告人所在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博士、碩導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下午17:3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會議號:546283152
報告人簡介: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持國自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和省級項目3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EI論文十余篇,獲評2021年《機械工程學報》第五屆優秀論文獎。
上一條: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系列學術活動預告 下一條: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系列學術活動預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