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首頁 > 學術交流 > 學術活動 > 活動預告 > 正文

李凡:可持續的人機協作:航空領域AI驅動虛擬副駕駛案例研究

分享到:
2024年12月23日 08:51 來源: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承辦單位: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可持續的人機協作:航空領域AI驅動虛擬副駕駛案例研究

報告人姓名: 李凡

報告人所在單位: 香港理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助理教授

報告時間: 12月23日上午10點

報告地點: 工科一號樓B417

報告人簡介: 李凡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系(AAE)助理教授。分別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學士及博士學位,曾于新加坡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后研究員。主要從事安全風險管理、智能人機組隊、人與人工智能交互設計、人機工效學等方向研究。主持香港杰出青年學者計劃、智慧交通計劃等項目,總研究經費逾1000萬港幣。發表40余篇國際知名期刊論文,如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knowledge-based system,Analytic Methods in Accident Research等,總引用1000余次。2019年,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Women@Engineering獎。獲2022年HCII 及2024年TE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她受邀擔任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Journal of 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和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等多家知名期刊的客座編輯和審稿人。

報告摘要: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人機協作的潛力巨大,為提高生產力、強化創新能力提供了解決方案。然而,人機協作往往面臨諸如期望不一致、溝通無效、缺乏信任和角色模糊等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可持續的人機協作概念,強調長期的、適應性的合作伙伴關系,使人類和AI系統共同進化,以確保和諧的團隊合作。此次報告首先回顧了人機協作的現有研究,并定義了可持續的人機協作。基于此,將引出關于航空領域AI驅動虛擬副駕駛的研究工作。首先,探討人機交互背后的心理學現象,用于指導后續的虛擬副駕駛設計。基于研究人機交互的心理動態,強調如何通過管理期望來實現更有效和令人滿意的人機協作。其次,基于可持續的人機協作概念,我們提出可持續人機協作的基本原則,并設計和開發航空領域AI驅動的虛擬副駕駛系統。該系統能夠感知和監控人類的認知狀態,無論是人在環亦或是不在環狀態,都可以提供智能輔助以強化駕駛員績效。此項研究有望推進人機協作領域的發展,為更可持續和有效的智能系統設計提供基礎。


上一條:蘇振鵬: 火星迷你磁層中的粒子逃逸機制 下一條:張雷: 高速磁浮系統與關鍵技術研究

關閉

友情鏈接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