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史是從歷史的角度研究科學發展的社會因素,從理論上探討發現發明的社會條件、科技的社會影響與功能、科學家創造性個性的形成及其成敗的社會因素、科學共同體的演化與科學發展的關系、科技政策對科學發展的影響等。近年來,工業與農業遺產的相關研究、重大工程的社會研究等獲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也成為科學社會史的重要研究領域。
為集中展示和交流科學社會史研究的新成果,推動相關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現由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哲學系、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共同發起舉辦第四屆科學社會史學術研討會,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議題
科學社會史理論與研究方法
中外科學社會史事件研究
大學與區域發展關系研究
工業遺產、農業遺產研究
重大工程、事件的社會史研究(如交通、水利、醫療社會史)
科學共同體研究
科技人物研究
器物史研究(例如自行車、縫紉機、食品的引進與傳播)
科學、工程與社會文化的倫理與影響研究
二、會議論文
歡迎各屆學術同仁圍繞上述議題提交論文并參會,論文請參照《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格式,一般不超過9000字,并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作者承諾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且為未公開發表的原創論文,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地址、電話、郵箱)。
會議將成立組委會,參會論文經專家匿名評審,將按照不低于參會論文總數30%的比例,評選優秀論文并給予獎勵,同時擇優推薦至《自然辯證法通訊》等雜志發表。
評優論文全文提交截止時間為2020年4月15日。
三、其他事項
1.會議堅持《自然辯證法通訊》支持年青學者(1976年1月1日之后出生,以身份證信息為準)成長的原則,會議期間將組織青年學者論壇,并設計青年學者與期刊編輯交流環節,優秀論文評選和推薦發表時同等條件下青年學者優先,歡迎青年學者積極提交論文并參會。
2.會議不收取任何會務費,憑提交且審核通過的論文參會。會議期間的交通食宿費用自理。會議不提供接送站服務,所有與會同仁請自行到達會場。
3.會議日程:2020年5月15日報到,
5月16日上午:大會主旨報告
5月16日下午:分組報告
5月16日晚上:青年學者與期刊編輯論壇
5月17日全天:大會主旨報告
5月18日:離會
4.會議地點:長沙市天心區萬家麗路960號長沙理工大學云塘校區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5.會務組聯系方式:
參會回執請見附件。
聯系人:易顯飛(長沙理工大學,0731-85256137)
文貴全(長沙理工大學,15173165765)
廖 苗(長沙理工大學,15120000367)
論文投稿及回執接收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文貴全老師郵箱)。
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哲學系
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
2019年12月18日
附:參會回執
第四屆科學社會史學術研討會參會回執 |
||||
姓名 |
職稱/職務 |
|||
性別 |
民族 |
|||
年齡 |
是否參評優秀論文 |
是□ 否□ |
||
工作單位 |
||||
聯系電話 |
||||
電子郵箱 |
||||
論文題目 |
||||
論文摘要(全文請以WORD文檔附件方式單獨發送) |
||||
備注 |
參會回執及論文全文,請于2020年4月15日前回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