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院黨委同意,學院黨政聯席(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學校工會批準,2025年1月 17 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文科樓B-300會議室舉行第五屆五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大會。大會由學院黨委書記陳萬球教授主持,學院63位教職工參加了大會。
大會在雄偉嘹亮的國歌聲中開幕。與會教職工暨工會會員先后聽取和審議了院長張明海教授所作的學院行政工作報告、財務工作報告和獎勵性績效分配方案說明,聽取了副院長郭華教授所作的研究生工作報告、副院長鐘芙蓉所作的教學工作報告、副院長文貴全所作的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了分工會副主席鄒新樹代表分工會委員會所作的工會工作報告、工會財務報告。
張明海在學院行政工作報告中總結了學院2024年工作亮點。一是引進了11位年輕博士,學院人員結構更為優化,呈現出人丁興旺、奮發有為的良好態勢。二是大思政課建設成績斐然。在教育部組織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主題教育活動中,羅月嬋團隊作品《花開桐木》榮獲“我心中的思政課”——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長視頻組特等獎,鐘芙蓉團隊作品《浴血重生的湘江戰役》榮獲“七十五載薪火傳承,千秋偉業奮斗有我——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本科組一等獎;陳萬球主持第62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大思政課’創新發展學術活動”,張明海以《“大思政課”建設的文化向度》為題在論壇上進行學術交流發言;承辦湖南省協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聯合劉少奇故里管理局開展“少有奇志 強國有我”——走進炭子沖研學實踐系列活動,邀請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專家走進學校思政課堂。三是科研與學科建設取得5大標志性成果,實現了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零的突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接續立項、教育部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零的突破,成功入選湖南省首批“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創新團隊”。四是研究生培養質量顯著提升,五是學院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張明海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決勝之年,學院要加強頂層設計,聚焦重點工作,瞄準高端成果發表、高端人才引進、博士點申報繼續發力,持續推進思政課專題化教學,加強研究生過程培養,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其后,張明海向大會作了學院財務工作報告,對2024年學院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介紹說明,提出2025年學院要繼續過緊日子。之后,張明海對學院2024年獎勵性績效分配方案進行了詳細說明。張明海指出,按照學院獎勵性績效分配辦法的規定,該績效分配方案提交大會討論審議之前,已經通過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和學院2024年度獎勵性績效分配小組全體會議協商討論,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方案。該方案以學校下撥的績效總量為基礎,按照多勞多得、兼顧公平、條塊獨立、適當普惠原則,把所有績效全部分配到個人,力爭績效水平相對穩定。
在聽取和審議上述系列報告之后,與會教職工舉手表決,全票通過了學院行政、財務和分工會工作報告,經過無記名投票表決,全票贊成通過了學院獎勵性績效分配方案。同時,大會以無記名方式進行了院務公開工作滿意度測評。
學院黨委書記陳萬球發表了總結講話。陳萬球指出,學院今天召開了一個成功的大會,會前有12位新進博士進行了述職,會中各分管領導就相關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老師們投票表決通過了各項報告和分配方案,是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陳萬球指出,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認真落實學校黨委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大事,抓實要事,辦好實事,堅持固本強基、鑄魂育人,堅持立德樹人、服務師生,堅持改革創新、穩中求進,交出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
一是高舉理想信念之炬,培育時代新人。馬院姓馬,在馬言馬。學院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一年以來,我們認真開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思政課程,用活國家級“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以及學校“三全育人館”移動思政課陣地,深入組織開展實踐研學、開發優質教學資源特別是“四史”教育和主題教育資源,優化“大思政課”師資,大力提高了學校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學院研究生教育培養亮點紛呈。
二是夯實發展之基,躍升核心競爭力。接續發力學科建設,為申報成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點奠定了良好基礎。進一步明確和凝練學科特色研究方向,狠抓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點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保持在軟科第51名,哲學保持在第60名。強化有組織科研,以高端成果和項目培育為引擎,產生了一系列標志性學科特色成果。
三是聚合奮進之力,增進師生福祉。積極倡導“守正創新、干事創業”文化,共筑馬克思主義學院精神家園。學院工會再次評為學校優秀分工會;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全面優化學院環境;學院行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高,效果好。為了鼓勵多干事,干成事,學院本年度特別增設了科研、管理和教學三類“奉獻獎”,艾楚君、平偉軍和劉保國、鄒新樹、唐杰、余乃忠等6位老師分別獲獎(院領導不參評)。
陳萬球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湖南高等教育“雙優化”實施之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學院學科建設上臺階的決勝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無論時勢如何激蕩,我們深知,想都是問題,干才有答案!只要我們做好頂層設計,察趨勢搶灘布局,抓機遇創新理念,謀大事落細舉措,敢擔當奮勇爭先,一定會交出無愧于時代的新答卷。
會議最后,陳萬球提議學院班子成員全體起立行鞠躬禮,代表學院黨委、行政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
大會在莊嚴的國際歌中圓滿結束。
(文、圖/鄒新樹 一審/郭華 二審/張明海 三審/陳萬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