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我院舉辦工程哲學與人工智能倫理首期學術工作坊
2024年11月01日 12:00

20241029日下午,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理工大學(Perm National Research Polytechnic University)Elena Seredkina教授和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Aleksandr Mikhailovskii教授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我校云塘校區文科樓B501會議室圍繞 “工程哲學與人工智能倫理”議題分別作了“哲學家與工程師的合作:德國、俄羅斯與中國的比較研究”“技術的政治哲學何以可能”的主題學術報告。本期學術工作坊由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科技領域道德問題研究”課題組共同發起,院黨委陳萬球書記、文貴全副院長,廖苗副教授、章雁超博士等學院教師和哲學專業30余人參加,湖南師范大學胡景譜老師、王克寧博士、中南大學曹鵬博士參加了本期工作坊。

Seredkina教授首先介紹了工程哲學在俄羅斯語境中的缺席,主要是由于“工程”一詞在俄語中主要是作為形容詞,往往與“活動”一詞相連,組成 “工程活動”概念,用來指各種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主客體相互作用方式。她的學術報告聚焦于哲學家和工程師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合作模式的差異。在德國模式中,工程師被視為道德英雄,德國發達的技術哲學和參與式技術評估為哲學家與工程師聯合面向公眾提供了基礎;在中國模式中,工程師作為社會世界變革者,哲學家與工程師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這得益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厚傳統以及獨具中國特色的工程哲學;俄羅斯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Engelmeyer 的思想所影響,他倡導將技術哲學作為理工科大學中人文主義教育的基礎。事實上,今天俄羅斯哲學家和工程師之間最成功的合作模式體現在大學的教育系統中,這一模式中,哲學家被視為工程師的燈塔。在對比過程中,Seredkina教授反思了德國技術評估中的負面效應,即過度的民主化導致阻礙技術發展的民粹態度盛行,德國核能開發被擱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有著不同于德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不能簡單照搬德國的技術評估方式,而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發展出更有效地發揮工程師與哲學家在技術發展及其社會影響方面的積極作用。這也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流與合作探索。

Mikhailovskii教授談到,近年來人們對工程和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除了考慮與技術相關的職業道德責任之外,還需要對工程和技術進行政治哲學研究進行補充。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倫理學與政治哲學就是對人類美好生活這一目標進行探索的互相補充的兩個維度。極端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可能會誤導人們以為僅僅依靠倫理反思就能解決當代工程技術活動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在Coeckelbergh新近出版的《AI倫理》和《AI的政治哲學》兩本書中列出了五大主題:自由、平等與公正、民主、權力、人類學。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從厚重的政治哲學傳統中汲取資源。而從世界多極化的視角來看,人工智能的倫理和政治哲學還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國家的思想傳統。

兩位教授主講后,章雁超老師、胡景譜老師以及在座研究生當場向兩位教授就人工智能的技術評估、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兩位教授耐心地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本期工作坊最后,Mikhailovskii教授還向我院贈送了其最新學術著作,我院陳萬球教授也向Mikhailovskii教授回贈了自己的學術著作。

(圖、文/關智建 一審/廖苗 二審/文貴全 三審/陳萬球)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