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徐英瑾教授蒞臨我院講學
2019年10月20日 19:05

20191019日晚,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徐英瑾教授應邀蒞臨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我校金盆嶺校區4503會議室作了題為“人工智能研究并不是你想的那樣”的學術講座。學院黨委易顯飛書記、陳萬球院長,院教授委員會主任余乃忠教授,蔣顯榮副教授、鄧治文副教授等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聆聽講座,講座由陳萬球教授主持。

 

徐英瑾教授從科學訓練與哲學訓練的關系說起,對哲學工作的特征進行了概括:一是思考大問題 ,澄清基本概念;二是在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之間尋找匯通點,而不受某一具體學科視野之局限;三是重視論證和辯護,相對輕視證據的約束。徐教授認為,人工智能(AI)是科學,但它是科學界的一個異數,不排斥哲學且需要哲學的幫助。阿蘭·圖靈在其《計算機器和智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驗”,對于“何為智能”這個大問題進行了追問,這篇經典哲學論文也是AI科學的先聲。最后,徐教授從自身的哲學立場,對未來人工智能最需要做什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隨后的交流環節中,在場師生就“人工能為哲學做些什么”、“在未來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類”等問題與徐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余乃忠教授對講座進行了點評。他指出,徐教授會通歐陸與英美哲學,學術視野開闊,學識淵博、語言幽默風趣、講座內容豐富、富有洞察力與啟發性,為我們在人工智能相關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

                                                                                                                                (文、圖/郭慶振  /文貴全)

        

附:徐英瑾教授簡介

徐英瑾,男,1978年生,復旦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在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是2006年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9年被上海市市委宣傳部下屬的東方學社評為“上海十大社科新人”,這是當年上海哲學界唯一入選者。

徐英瑾教授主要專長是人工智能哲學與英美分析哲學。代表作:《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76萬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演化、設計、心靈與道德——新達爾文主義哲學基礎探微》(30萬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唯物論者何以言規范?——一項從分析形而上學到信息技術哲學的多視角考察》(41.9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曾兩度獲得教育部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并多次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