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廖苗副教授參加科學的社會研究學會2020年年會網絡會議并做學術報告
8月18日-8月21日,原計劃在捷克布拉格市召開的科學的社會研究學會2020年年會,由于受到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通過網絡會議的方式召開。科學的社會研究學會是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與社會(STS)”領域學術組織,每年在世界各地召開年會,是STS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
廖苗副教授參加的是第053號分會場Global Prospects and Perspectives on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本會場由歐盟著名學者雷內·馮·尚伯格組織,有來自中國、日本、荷蘭、英國等各國學者發表主題報告,美國學者布里特·霍爾布魯克主持評論。廖苗副教授的報告題為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s increasingly echoed and even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RI)。報告基于對歐盟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RRI-PRACTICE項目中的中國案例研究的反思,探討了RRI理念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的情況。在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科學在公眾和科技工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有利于RRI的政策話語的接納和傳播,近年來,在政策中、學術界和企業宣傳里都越來越多地倡導RRI相關理念。然而,在政府、學界、企業、社會四元的科技創新系統中,對科研活動及相關新興技術進行負責任的治理面臨許多挑戰。不同行動主體之間的共識生成和行動協調都有待進一步加強。輿論作為社會公眾的態度表達,雖然能夠影響政策制定和企業策略,但也存在著代表性偏差、被媒體操縱、偶然性和知識不充分等諸多問題。賀健奎和基因編輯嬰兒的案例表明,從在觀念上形成共識到在實踐中進行有效監管,這之間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填補。
主題報告之后,與會人員還就RRI的規范性價值、科技工作者對RRI的理解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本屆年會雖然通過網絡會議的方式進行,但依然吸引了全球各地上千名學者參會交流,舉辦了400多個分會場。值得注意的是,負責任研究與創新、數字技術與經濟、公共衛生管理等成為了本次會議熱議的話題,有多個分會場從不同角度進行討論;中國的技術創新政策和全球化、馬克思主義與STS的互動關系等話題也吸引了海內外不少學者的關注和研究。
文、圖/章雁超 審/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