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我校“五四精神”青年師生座談會在一辦公樓六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副校長談傳生和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校團委主要負責人與各學院青年師生代表四十余人參加會議。我院董艾輝教授代表學院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們暢談“五四精神”的歷史淵源與時代內涵,并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及工作實際,暢談新時代的青年應當如何傳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如何在各自崗位上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切實為學校的百強建設、為民族的復興大業做出更大貢獻。組織部長齊路良、宣傳部長鄒興平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董艾輝分別做了簡短輔導報告。
副校長談傳生闡述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五四精神”的現實意義,并向青年代表們提出了“有理想、勇擔當、能創新、強體魄”的四點希望,強調要把學習作為生活常態,增長真才實學,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寄語全體青年要學習馬克思的情懷、人格和精神。
付宏淵向參會代表、并通過他們向全校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并作講話。他指出,“五四運動”為我們帶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很多創始人,這場偉大的愛國青年運動對中國共產黨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他強調,“五四運動”九十九年以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隨著時代發展也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雖然不同歷史時代的青年對“五四精神”的詮釋方式不盡相同,但其核心價值是一致的,在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偉大復興目標的今天,當代青年恰逢其時、重任在肩,做好“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者、踐行者責無旁貸。他對廣大長理青年提出了“三要三不要”的要求:要用一生的忠誠去踐行“永遠跟黨走”的信條,彰顯長理人鮮亮的底色;要用一生的奮斗不負時代的使命,彰顯長理人奮斗不止的精神;要用一生的勤奮來書寫壯麗的人生,彰顯長理人追求卓越的品格。不要讓“成熟”消磨了蓬勃的朝氣,不要讓“功利”禁錮了青春的夢想,不要讓“歲月靜好”牽絆了前行的腳步。
付宏淵特別強調,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無法順利前行的,希望廣大青年師生一定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自覺用理論武裝頭腦,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學校、社會、國家的發展進程中,做個人夢、百強夢、中國夢的追夢者和圓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