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工作>教研教改
思想政治理論系列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2011-12-05
1、指導原則
以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和踐行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遵循規律、改革創新、強化基礎的總體思路,不斷深化和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的科學性與實效性,使這門課程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達到幫助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育人目的。
2、具體方案
在教學評價方面,大膽改革探索。改革考試目標,既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又著重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改革考試內容,側重于對理論應用的考核;改革考試方法,將過去單一的閉卷、閉卷+開卷等考核方法變為機試+筆試+口試+論文+討論+社會實踐+平時成績的考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通過學生查找資料、撰寫調查報告和論文、參加答辯等系列實踐環節,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受到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并通過文字表達(論文等)和語言表達(答辯口試等)形式,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素質。
建立網絡課程考試題庫,完全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試,在題庫的基礎上嘗試網上考試,從2011年下半年,本系列課程實行網絡無紙化機考。每門課程出卷50套,總計2500道題目,并根據教材內容的更新每年進行題庫更新。題庫知識覆蓋面達教學大綱的95%以上。機考主要是為了比較全面、系統地檢測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情況。這種考試要求考試的題型、難度大體保持不變,每一次屏幕上會顯示出一個問題及其相關的四個選項,考生只要用鼠標在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下輕點一下,答題結果便記錄在案了。一般來說,“機器考官”會根據考生的準確程度,“自動”地從題庫里為考生選取下一道題,這就決定了考生無法回過頭來檢查、重做,也無法“參考”身邊其他考生的選項,因為每位考生所答試題的順序都可能是不一樣的。考生答題結果大致在答題結束后幾分鐘就可以知道,計算機系統啟用后,監考人員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這有利于考生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各門課程無紙化考試成績占本門課程總成績的比例如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50%);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5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3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0%)。
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1年10月
附件: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論系列課程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
下一篇:長沙理工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